湖南静河镇:党员教育微“积分”显实效

一、引言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只有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党员教育是继群众路线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党内思想教育的继续,要求落实到每个基层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阔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静河镇党委针对基层管理中存在的党员学习教育“考核不实、纪律不严、刚性缺乏”等问题,以提升党员学习的内生动力为目标,建立了标准学习、动态管理、有效评估的党员政治生活积分管理制度。

二、背景

静河镇党员存在老党员留守在家,年轻党员外出务工,党员流动性强的问题,同时党员集中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组织生活随意。镇党员群体组成多元化、学习需求多元化、学习方式差异化的实际情况,但镇党委开展学习教育方法单一、形式传统,且缺乏评估和鼓励的有效手段,党员参与学习的内生动力缺乏,出现组织生活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情况,党员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二是学习时间碎片化。镇年老党员多,流动党员分布散,集中性党课教育和支部活动出勤率难以保证,学习时间碎片化,且缺乏刚性的评价机制,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奖惩措施,存在管理不标准,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三是考核凭印象、凭感觉。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主要看谁表达能力强、谁的总结写得好,凭印象、凭感觉,缺乏量化指标和客观评价体系。

四是学习效果难以凸显。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参加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响应度不高,存在无要求、无约束、无鼓励,随意性大的情况,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够,学习效果难以表达。

如何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将学习的有效性与严格的党内管理有机结合?静河镇运用“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探索建立了标准学习、动态管理、有效评估,即党员学习积分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的标准化。

三、做法

一是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实行记分制管理,按照要求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全体党员的积分管理,每月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并将加减分情况登记在册。学习积分由现场签到积分和网络学习积分两部分组成,通过参加线下集体党课和支部活动时可获得现场签到积分,通过“学习强国”、红星云等进行线上学习可获得网络学习积分。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将每个党员的学习积分按月在村部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将党员当年学习积分(以自然年1月-12月)作为年底党员考核评优的依据,使党员及时了解参与学习的情况,互相之间无形中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出多元组合课程。依托县委组织部“月月学”等推出党建课程,形成系列课程菜单,包括常规党性教育课程、专项特色课程等课程资源,并由村(社区)在红星云网上支部进行公布,党员可自行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党课。依托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的线下集中党课学习和“巴陵先锋”主题活动日等线下活动或由镇党委召开的大会等现场直播内容,每个党员可灵活选择参与学习和活动,并按照线上线下积分方法,通过现场签到或网络学习获得相应积分。同时,根据党员对不同类型的党课和活动的参与率,及时了解党员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的满意度,不断改良和完善,使之更贴近党员需求,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党员学习从组织引导逐步转变为党员个体的自觉行为。

三是实行轨迹化考核。要求各村(社区)党组织在集中学习或活动开展前实施方案和预期达成的效果报送镇党委审核,一方面可以确保活动开展的质量并自觉接受镇党委和党员的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员的参与率反馈了解不同类型的党课和活动的参与率,根据党员需求及时调整党员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对学习积分的动态管理,促使党员学习态度更自觉、标准更严格,尤其使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规划灵活便捷地进行“指尖”上的学习,有效表达了党组织对党员经常性学习的刚性要求。镇党委对每个党员在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可以便捷地查询积分情况、党课和活动出勤率,客观全面的记录了党员学习成长的轨迹。村(社区)党组织依据积分制定轨迹化考核制度,将积分排名与党员先进评比挂钩,改变了以往较为主观的评判模式,使考核评比更加客观公正。静河镇依托红星云、学习强国平台,为镇党委提供了详实可靠、贴近实际的数据支撑,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始终“痕迹”可循、有数据可考,将党员的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知行合一。长期以来,党员学习教育存在听课时的“感动一时”,难以触动“一辈子”,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静河镇党委在推进积分制过程中,是坚持“以学促做”的导向,通过对课时完成率的查询和反响,党组织可以从严从实地落实中组部关于党员每年集中性学习不少于32课时的要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以通过查看党员的积分情况,党课和活动出勤率,对党员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对制定方案、督查改良提供了数据支持。二是通过学做结合积分,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效劳活动。党员参加镇村组织的村(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可以在活动现场签到积分。镇党委经过需求调研,提供志愿效劳菜单,鼓励村(社区)党组织自行组织党员志愿效劳活动,特别是鼓励“双报到”党员积极参与到村(社区)公益活动中来。为确保活动质量,村(社区)党组织自行组织的活动需提前上报镇党委审核,活动结束后需提供签到表和图片信息,积分方能生效,使党员学习教育由“感动”变为“行动”。

四、启示

静河镇党委在党员学习教育中引入积分管理制度,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教育阵地,党员可灵活选择触手可及的党课,打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即满足党员经常性、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增强了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突破惯性思维和定向思维的束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发现问题,并对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静河镇党委在党员教育中创造性地引入积分制管理,正是针对党员教有管理中存在的组织生活的随意性大,集中学习困难多,考核评价缺少量化指标等突出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开启了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2、将积分制管理考核运用到党员学习教育中,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党员学习教育评估体系,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党员教育引入积分制,即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党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其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有助于建立完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考评机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好坏,党员学习教育效果不再是凭印象、凭感觉、凭报告等主观判断,而是量化的、刚性的数据显示。静河镇党委的党员教育积分制管理,正是通过积分管理系统的建立,改变了以往较为主观的评判模式,考核评比更加客观公正。同时镇党委通过同步掌握村(社区)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频次和质量,为村(社区)党组织党建责任制的考核提供依据。

3、发挥“互联网+”信息优势,实现党员学习教育积分制管理的精准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充分运用信息网络,不断拓展工作的内涵和空间。静河镇党委应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党员教育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同时,通过鼓励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组织党员志愿效劳活动,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多样化的党员效劳菜单,并进而形成以积分制为牵引的一体化、 综合性的党员管理平台,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始终有“痕迹"可循、有数据可查。积分制不仅在党员的学习和日常管理中发挥了迭代效应,而且为党员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海小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dfdt/95519.html

(0)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