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祥:论不种地的农民

提到农民,人们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场景,似乎农民的任务或者职业就是种地。但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最近五六年,农村普遍出现大量不种地的农民。这些不种地的农民虽然离开了土地,但经济地位大多在当地处于领先地位。相反,除了极少数规模化、机械化“种地”的农民外,那些一直固守种地的农民,在经济上却每况愈下,甚至有的还沦落为贫困户,成为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

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也因此创造了以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人间奇迹。但和40年前相比,我们今天所处的新时代,世情、国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经营,那种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了。

因此,农村的一些有头脑、有眼见、有本事的农民,早已不种地了。他们大多涌进大城市务工,其中有的还在大城市买了房,成为市民,但大部分都挣了比在家种地多得多的钱,返乡盖起了二三层楼的别墅。此外,有的不种地的农民承办工程,当起了建筑工人;有的建立小工厂,收购周围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成为工厂老板;至于那些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农民,他们大多雇佣周围农民进行耕作,大多自己也不亲自“种地”……至于他们的土地,有的出租给他人,有的免费借他人耕种,有的甚至抛荒。但如前文所述,这些不种地的农民,居住在两三层的别墅里,开着轿车,用着现代化的家电,生活十分富裕。

与之相反,那些固守“一亩三分地”的农民,情况却不容乐观。从80年代初开始,土地上耕作的主人至今一般也经历了二三代。一个家庭所承包的土地,经过二三代人众多弟兄的分配,每个人所能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些较少的土地,一方面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导致农业生产率低,抗灾害能力弱;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但与工业等其他产品相比,农产品价格仍然较低。在强大市场经济浪潮的席卷下,种地农民虽然辛勤耕种,但收入增长十分缓慢,甚至陷入贫困。若遇到天灾人祸,遇到生老病死,这样的小农家庭、小农经济更是不堪一击。

而粮食是我们的战略资源,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种地”的农民。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立”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农民将不种地,他们将涌入城市,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留下的少数种地农民,面对大量的土地,只有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化农业之路,才有出路,才能强农业、强农村、强农民,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相信,将来的中国农村,人口少、素质高、经济富裕,良田多、效益好、科技耕种,环境美、生态好、设施完备。只有我们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不断付出艰辛地努力,并做好统筹协调,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周国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grassroots/1974.html

(23)
上一篇 2018-05-06 21:44:14
下一篇 2018-05-18 13:24: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