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推动党建强村富民——大田县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作者:福建省大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怀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近年来,福建大田县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以实现“有人管事”“有址议事”“有钱办事”为目标任务,在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全力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下沉,促进基层组织保障向上提升、服务向下扎根,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托起强村富民的“小康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推动党建强村富民——大田县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大田县委组织部长王怀斌(右一)在谢洋乡坑口村调研“住村特派员”制度,听取特派员吴欣浩在全县驻村工作现场会上的经验介绍。

一、“四种角色”准确定位住村特派员,实现村里“有人管事”

“村官不算官,举手能遮天”,村干部“官”不大,却掌管着农村发展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村干部是否履职尽责,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田县推行乡镇“住村特派员”制度,先后分两批选派79名乡镇干部担任住村特派员。坚持“引导不领导、参与不干预、献策不决策、搭台不唱戏、督查不监察、服务不增负”六条原则,履行好七项职责任务,全天候吃住在村、服务在村,全面监督、指导、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全力做好“四员”。

一是干部作风“监督员”。代管和使用好村党支部、村委会印章,如实登记使用情况,确保印章使用管理规范化,方便群众办事,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监督权;做好村“两委”干部考勤,并将考勤结果作为误工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杜绝“误工费”发放乱象。

二是基层党建“指导员”。帮助村“两委”班子规范和完善村级各项基本工作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督促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开展会议记录簿集中调阅5次,发现问题354个,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党务村务“助理员”。发挥文化水平高的优势,负责村“两委”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撰写及整理工作;管好用好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做好党员现代远程教育高清平台的教学管理;协助村“两委”扎实做好来信来访、矛盾纠纷调解以及即将开展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顺利完成。

四是村民群众“服务员”。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帮助村“两委”找准扶贫路子,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帮扶力度,帮助576户1517人贫困群众、7个贫困村、13个空壳村和1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实现脱贫摘帽;建立《住村民情收集处理台账》,采取定点接访、上门走访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上学、看病、就业、饮水、住房等实际困难和问题520余个。

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推动党建强村富民——大田县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二、“四个规范”精心打造党组织阵地,实现村里“有址议事”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干部办公、党员受教育、群众办事、学习、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载体。为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大田县以建设规范、布置规范、管理规范、使用规范等“四个规范”为目标,组织实施好村级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着力将村部打造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综合平台。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建设规范。结合全县“百里党建示范走廊”建设,采取“县管党费补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等办法筹集建设资金600余万元,着力打造百个村党组织规范化阵地。同时,将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场所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6年以来,建设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场所56个,其中新建11个、改造45个,县财政补助206万元。

二是注重统一标准,突出布置规范。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功能布局、统一牌匾制度”的要求,突出“五有三化”建设重点,细化3个方面12条具体标准,在活动场所屋顶立旗杆、挂国旗,醒目位置悬挂具备夜间亮化功能的五角星,在村部一楼设置党群服务中心、住村工作室、值班室,配置LED电子文化宣传屏、规范建设党务村务公开栏。

三是严抓督促检查,确保管理规范。建立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月一报告,及时跟踪掌握工作进度。县委组织部采取专项督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乡镇党委履职尽责。

四是提升整体功能,实现使用规范。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设施和资源,着力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六个中心”,即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文化卫生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帮困解难中心,累计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2100余场次。

三、“四条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里“有钱办事”

俗话说:“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大田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积极探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全力推行“114”村财增收行动,即:围绕实现全县266个行政村自有村财收入达5万元以上这一目标,筹集一笔3000万元的“村财发展基金”,通过“项目扶持、产业培植、资产盘活、资源开发”等四条路径,有效破解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2017年,实现全县266个村村财自有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达10万元以上的村130个。

一是项目带动型。实施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引导68个贫困村、空壳村创办村级光伏发电站。2017年,共完成安装并网15.5兆瓦,年发电量1740万度,占全省光伏扶贫总量的30.3%,实现村财创收420万元,村均增收6.6万元。

二是服务创收型。鼓励村级组织通过牵头创办、组织能人领办专业合作组织,村级组织以提供场所设施、联系技术指导等有偿服务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共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8个、产业协会6个,增加村财收入89.5万元。

三是资本运作型。鼓励村集体找准市场需求点,通过资金入股、资产出租、资源承包等形式,积极参与股份合作和各类经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017年,有43个村将村内闲置资产改造提升、盘活利用,共新增村财收入103万元。

四是资源开发型。充分挖掘村域内资源优势,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以联合开发、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合作经营,实现村财增收。2017年,依托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村集体参与入股项目7个,实现周边5个村村财增收95.3万元。

本文信息来源为 《组工文萃》2018年第四期

(3)
上一篇 2018-08-28 20:24:20
下一篇 2018-08-30 00:09:3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