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士高:不能再让农民“流汗又流泪”了

据百度“百家号”《你家的蔬菜滞销了吗?》:

“对于我们蔬菜种植户来说,蔬菜滞销是最敏感的话题了。2017年蔬菜滞销的怪圈,在人们心中还没有退去,2018年蔬菜滞销仍在继续,最热门的就是最近一段时期持续的番茄滞销了。

“在四川1000万斤米易高原番茄滞销,种植户说:‘往年一斤番茄能卖上四块钱,现在五毛钱都没人要。今年的番茄根本就无人问津,田地里都堆成了堆,往年品相差点都有人收购,但是今年连家里的猪都不愿意吃番茄了。’

“在浙江温州有近6万吨番茄滞销,种植户说:‘往年番茄收购价每公斤四块钱,现在每公斤收购价一块多一点,前几天每公斤收购价只有八毛钱。’”

四川、温州番茄滞销,莘县大量白菜滞销,湛江菠萝、荔枝水果严重滞销,多地同时出现蔬菜、水果滞销的情况,是这些地方的交通不够畅通,还是常年做蔬菜生意的中间商们,都跑去做其它更赚钱的生意了?除了山东寿光遭水灾那段时间当地蔬菜供应比较紧张外,至今有报道说过有哪个地方蔬菜供应缺货吗?没有。中间商还在做着蔬菜、水果生意;同时,现在的交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发达得多;也没有哪个地方出现蔬菜供应紧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多地蔬菜、水果滞销的怪状,那就只能说明一点,就是市场供应量确实是多了。请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吗?

面对蔬菜、水果滞销,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是因为那些农民没有把握好市场行情,怪不得别人。持这种观点的人,正应了那句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不服,就请去问几个县长、市长,看他们知不知道哪种蔬菜、水果今年是什么市场行情;再去问几个经济学家,看他们是否知道蔬菜、水果的市场行情。就不说全国的行情,单就某一区域的供需行情,看他们能知道多少。如果连这些地方官、经济学专家都不太清楚市场行情,还要责怪种地农民,那是不是把农民当成了比经济学家还要“经济学家”的“通才”了?

盲目耕种、无序竞争,是造成卖菜难、卖水果难、卖牛奶难等等的直接原因。卖菜难、卖水果难等等,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多少年来,每到蔬菜、水果等收获季节,总会出现一些“卖难”之类的新闻。

由于大家总是有意或无意中不愿意正视造成这一奇怪现象的真正原因,所以,“卖难”就一直“挡”在农民奔小康的路上。结果,有用拖拉机把卷心菜碾碎在地里的,有让菜烂在地里不收的;有把牛奶倒进河里的;有拿番茄、荔枝去喂猪的…。

谁都知道,打工不给工钱,是招不到人的;农民以土地为谋生工具,靠辛勤耕种,仅仅凭自己的汗水来养家糊口的。古人讲的“不误农时”,就是怕影响作物收成进而影响百姓生活。一季辛苦白费,汗水白流,这些农民心里该是什么样的感受呀?站在他们角度想一下,生活靠什么维持呀?子女上学的学费又从哪里来呀?除了百搭工夫,浇地的水费、电钱等是否也亏进去了?农民工维权还有个地方可找,这些农民又该到哪里找谁说理呢?

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计划安排,才能避免无序竞争必然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不能忘了:“浪费就是最大的犯罪。”

不能让蔬菜、水果等滞销的新闻,年复一年,重复报道下去了;不能再让农民“流汗又流泪”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_学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grassroots/2941.html

(3)
上一篇 2018-09-12 20:53:24
下一篇 2018-09-18 09:22: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