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县委书记的心声:选择为老百姓做这件事,不求轰轰烈烈

作者 | 中共山东省沂水县委书记 薛峰

沂水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位于革命老区沂蒙山区腹地,是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2016年12月10日,我来到沂水县担任县委书记。到任以后,我发现沂水群众基础不错,干部执行力强,各项工作也有比较好的开端和铺垫,这为实施殡葬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提起殡葬改革,其实我多年前就作过思考。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又一直在基层工作,平时和基层干部群众有很多的接触,也深知基层干部群众的处境和所思所想所盼。通过多年的调研和观察,我发现基层的移风易俗工作任重道远,而70%-80%的陈规陋习又集中在殡葬这个环节,薄养厚葬、装棺再葬、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现象屡见不鲜,既浪费了土地和木材,也耗尽了财力和精力,有的人为了办一场所谓体面的葬礼耗尽了家财,甚至负债累累。

其实在城市,市民在殡葬方面也有难言之隐,天价骨灰盒、天价墓穴让很多人“死不起”,尤其是对城市里的低收入阶层来说更是这样。死不起既是个人的伤痛,也是社会的悲哀。有的地方举办丧礼不伦不类,甚至伤风败俗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家庭都不想这样做,但碍于情面和传统势力的影响,不得不“随大流”。殡葬方面的陈规陋习与当前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很明显,单靠一家一户很难改变这种现状,这个时候就需要党委政府出面。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县委、县政府换届后的第一把火,就选择了殡葬改革。

2017年春节过后,县委、县政府就召集人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和测算,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对风险进行评估。调研本身就是统一思想、求同存异的过程,没想到干部群众对改革认可度很高,都认为非改不可,可以说是众望所归。通过测算,实行“全免费”的殡葬改革,除去公墓建设一次性投入费用大一些外,政府每年用于殡葬改革的投入,相对于政府整个支出来说并不是很大,县级财力完全可以承受。对于改革中可能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反复揣摩,如公墓建好了没有逝者进怎么办,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甚至恶性事件怎么办,万一改革不成功造成了恶劣影响被炒作怎么办,等等。几乎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我们也制定了相应预案。

从5月10日开始,沂水县正式开始实施以“殡葬全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沂水籍在沂水去世的公民,遗体接运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公益性墓穴和墓碑费全部免除,相关费用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为了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为主”“三不准”:即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攻心说理为主;不准强制、不准一刀切、不准搞平坟运动。这几项规定主要是针对干部来的,是对干部在改革中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严格约束。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三严禁”:严禁制作和使用大棺材、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禁个人和集体租售土地作为墓地,县里也停止审批经营性公墓。

殡葬改革能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不能给人们带来实惠,算好“六笔账”至关重要。

一是经济账,沂水每年去世8000人左右,过去每家办一场丧事花费在2.5万元左右,统算下来,全县每年要花2亿多元,政府实行全免费,财政只需要投入2000万元即可。

二是土地账,过去散埋乱葬,每年大约需要300-400亩地,进入公墓安葬,30亩地左右即可。

三是资源账,我曾经亲自到一家棺材铺了解,打一口大棺材一般需1-1.5立方米木材,一亩杨树林生长一年大概也就出1.5-2方木材,更何况很多棺材都是松木、柏木、楠木制作的。统一使用骨灰盒进行安葬,全县年可节约木材1万方左右。

四是安全账,沂水山多林密,每年因为上坟引起的山林大火不少,一到集中上坟期间,党委政府和机关干部如临大敌,枕戈待旦。实行公墓集中安葬,就减少了很多消防隐患。

五是环保账,如今雾霾已是公众心腹之患,过去每逢上坟时节,烟雾缭绕,久久挥之不去。而我们建设的公益性公墓,设有集中焚烧区,很好地避免了烟雾扩散和过度焚烧。

六是祭祀账,统一修建的公墓标准高、配套全,有专人看管,方便后人祭祀。这“六笔账”是我们做群众工作的基础,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让群众认可和接受这六笔明白账,放心、安心地参与支持殡葬改革。

公墓建设是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实际上,5月10日宣布改革时,全县建成的公墓也就七八处,其中有几处还是收费的,有的从建成就一直闲置。改革当天,这几处公墓就全部免费了,但仅靠这几处公墓是远远满足不了改革需要的。为此,县里组织了民政、土地、林业、规划、财政等部门和乡镇一起,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10个村共用一处公墓的原则,规划了110处公墓。

殡葬改革回避不了殡仪馆这个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殡仪馆也成了群众热议的话题,甚至是众矢之的。公众反映,殡仪馆火化费用高,骨灰盒贵,有的还存在服务态度冷硬等问题。

为此,我们把殡仪馆由过去的自收自支单位改成了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据说这在全国也是第一家。殡仪馆干部职工的工资和运营费用由县财政兜底保障,我们还提出,殡仪馆干部职工的工资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殡仪馆自身要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样一来,既回归了殡仪馆的公益性,又打消了殡仪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在殡葬改革中,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不可低估。虽然成立红白理事会的初衷是为了移风易俗,但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很多村的红白理事会仅仅是帮助逝者家人操持丧事,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有的红白理事会还是陈规陋习的始作俑者。为此,县里要求各村重新组建红白理事会,成员必须素质高、能力强、德高望重,特别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在改革中也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一位在外地创业的沂水老乡为了支持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七百多万元为所有公墓提供绿化苗木。县里一位政协副主席还把自己家的老墓地无偿提供给政府,为当地老百姓建公墓。改革早期,为了引导逝者进公墓,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主动到逝者家中做工作,有的还亲自到墓地祭奠。县里有一位离休的正县级老干部,德高望重,在县里很有影响,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并很有建树。多年前,子女就为他打好了棺材并修好了墓穴,很多人都担心他去世后不会进公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去世前他就让子女拆解了棺材,拆除了坟墓,去世以后带头进了公墓。

当然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之初,有的乡镇工作简单化、机械化,给干部和村下指标,有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截葬的行为,县里及时纠正了这些错误的做法。改革一年来,我先后接到了七八十次电话,大多是咨询性质的,但其中有的也很不友好,有的甚至带有威胁性质。我没有理会,更没有退缩,我自始至终相信,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我们的改革是深入人心的。事后我猜测,威胁我的人很可能是长期以来靠殡葬业发财的人,我们的改革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甚至砸了他们的饭碗。

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民政部和山东省政府先后派出调研组到沂水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改革给予高度肯定。去年8月30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召开的全国殡葬改革座谈会上,民政部安排我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改革的经验。今年4月4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视频会议,在全省推广了沂水的做法。4月4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以《山东沂水算好“民生账”,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改革》为题,介绍了沂水的殡葬改革。日前,沂水殡葬改革经验也写入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改革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可以用事实来说话。从2017年5月10日2018年10月20日,全县共去世12129人,其中进公墓安葬11500人,特别是去年7月1日所有公墓建成投入使用后,去世的11123人全部进了公墓。另外,259名沂水籍在外地工作的老乡去世后,也回到了沂水公墓安葬,墓穴是县里免费提供的。除去公墓建设费用,县乡财政累计投入2800万元。国土部门统计,一年多来安葬这些逝者仅占用了31亩地,要是在过去,400亩地也不够。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上坟引起的山林大火,祭祀时节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随着改革的深入,丧事新办蔚然成风:佩戴黑纱、白花代替了披麻戴孝,鞠躬代替了磕头,献花代替了烧纸……厚养俭葬新风尚得以形成。清明节前夕,县里还专门安排乡镇和民政部门为到公墓祭祀的人免费提供鲜花。

曾经有人问我,沂水殡葬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我用三句话概括:全民惠葬、厚养俭葬、逝有所安。我们的改革是全民性的、普惠性的,也是彻底性的,惠及的是全体沂水公民,此谓之全民惠葬;老人去世后,丧礼要节俭、文明,不能铺张浪费,此谓之厚养俭葬;改革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体面、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让每个去世的人都能有个安身之处,此谓之逝有所安。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对于殡葬改革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我们认为这项工作把握好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一定要尊重公序良俗、吃透风土人情。在殡葬改革中,绝对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也要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既要顺势而为,更要因势利导。

二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实群众才是改革的主人,改革理应让群众参加,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不能上热下冷,剃头刀子一头热。

三是坚持堵疏结合。殡葬改革是系统性、全链条的改革,要通盘考虑,既要瞻前,更要顾后,环环相扣,统筹兼顾。

四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为此在改革之初县委就发出了《致全县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全体党员干部既要身体力行地推动改革,又要在改革中发挥好的作用。

五是运用经济手段来推动改革。我们实行的全民惠葬改革,表面上看,政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省了老百姓的钱,节约了土地和木材,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大气污染,算来算去这都是一笔很划算的经济账、民心账。

六是不要急于求成。陈规陋习不是一天形成的,有它的历史性、长期性和顽固性,要想改变它绝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我们有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要打持久战。

七是不能用极端的方式解决极端的问题。改革也不要翻旧账,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握好度最关键,绝不能以恶化党群干群关系、牺牲党和国家的形象为代价。

目前来看,我们的改革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改革毕竟还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可能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挫折。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将改革进行到底,让这场改革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推敲和检验。

谨以此文,纪念沂水殡葬改革这不平凡的一年。

本文信息来源为 中国社会报

(4)
上一篇 2018-11-08 20:14:57
下一篇 2018-11-12 15:47:0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