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乡社区治理“领导核心”的基层党组织

根据《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国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已经高达451.8万个,比上年增加10.5万个,增幅为2.4%。其中基层党委22.0万个,总支部27.7万个,支部402.1万个。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建制村党组织。全国8138个城市街道、31819个乡镇、97911个社区(居委会)、550636个建制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从相关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基层党组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组织上都会在未来的城乡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的基层单位,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与西方政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不一定在基层社会中占据执政地位。从革命战争年代末开始,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原则,就把党的领导和基层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与党的中央组织相比,基层党组织连接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贴切、最广泛的联系。只有基层党组织才能在横向上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它对于凝聚群众力量,整合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传统单一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多元治理主体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成为了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模式,但是当前的多元治理主体往往使城乡社区的治理走向一种分散的状态。事实证明,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城乡社区治理就无法形成合力,无法走向有效的治理。纵观全国成功的基层治理模式都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即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形成了“一核多元”的协同治理模式。因此,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经验出发,建立以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治理模式是当前建设和谐城乡社区的必经模式。在市场的作用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个人在城乡社区共同体中往往会走向异化,而要走向城乡融合、建设文明和谐的城乡社区就必须要在无产阶级的引导之下。在基层的治理中,这个引导主体就只能是基层党组织。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历史由来、事实依据、目前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当前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路径,以解决我国在城乡社区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题。

一、“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依据

(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理论依据

首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由党章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中写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从党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需要引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党的相关政策落实的重要基础,这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当前城乡城区治理中涉及的利益阶层众多,无论是哪个阶层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中,它都带有本阶层无法克服的弊病。按照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描述,只有在无产阶级的引导下,城乡社区治理才能走向和谐。在基层治理中只有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才能使城乡关系走向融合、建设和谐的城乡社区。没有领导核心的治理就会走向无序与阶层之间不断的纠纷和割裂。在利益格局复杂的城乡社区治理中更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地化解冲突与矛盾,在城乡社区治理形成合力。

其次,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的性质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执政根基,其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和自身的先进性使它成为了城乡社区的领导核心。同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基层党组织成为城乡社区领导核心的又一理论基础。因为与其他治理主体相比较,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都是本着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出发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不是为了本阶层的利益,而就是为了城乡社区发展的大局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向往。因为无论是何种基层或者何种社会力量都必定是要出于本阶层的自身利益才参与社会治理中来的,只有基层党组织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蛋糕做大了,切蛋糕的人必须是公平的,而这个持刀人只能是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城乡社区治理中,才能走向有序、公正、文明的治理。

最后,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由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决定的。为了加强城乡社区的治理,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政府都颁布了相应的治理条例。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到关于城市居委会的建设意见再到最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在不断强调并且确立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即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从以上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当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时应当是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的。党的执政基础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牢固党的执政基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各类政策的宣传者和落实者,是党在城乡社区治理最坚实的战斗堡垒。一旦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变化,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发生动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受到威胁 。在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各地的城乡社区治理经验和困境,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强调并且确立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3]]这些治理条例和意见都是党和国家根据具体的历史形式出发而制定的。事实证明,治理环境越复杂,治理主体越多元,越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历史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城乡社区治理中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漫长的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考验才加以确立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就极其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指出:“在工人中发展党组织,原则上党在工人中应大量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工业,掌握城市。”[[4]]由此可见党重视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以加强党对城市的管理;1956年,我国的党员已经达到了107万多人,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经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在中国八大中,第一次提出了“基层党组织”这一概念,强调了基层党组织的前沿性和联系群众的基础性作用;1962年,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并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等,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各个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越来月凸显。

1978年,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发生了创新与升华。邓小平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5]]这一时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依然及其重要,但是它从过去的那种包揽一切的做好转变为政治上的引领,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中来,198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改进农村中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意见》,并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通过。这样就以法规的形式把党的组织形式正式确立了下来。之后,又颁布了基层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城市以及高校等等中的相关条例。这些条例都对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进行了界定,并形成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了下来。在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6]]这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再一次确定和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被证明了合理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在理论上它与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它与我国的国家建设的需要密不可分。

二、巩固“领导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一)基层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

我国目前处在“三期”社会: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正是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和问题集聚的时期。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会普遍的去追求经济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的引发社会矛盾,加大社会危机。这些都是在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但是同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层党组织的地位相比,由于单一行政体制的逐步解体,多元治理体系的形成,基层党组织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这主要集中地体现为基层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虽然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和覆盖率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其社会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却不断在下降。即:基层党组织自身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创新中日益被边缘化。

(二)城乡社区治理中的腐败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由于市场自身具有的滞后性、盲目性,往往会滋生腐败问题。而这些腐败问题发生在城乡社区的治理当中,就会让居民群众真切地感受腐败,这是不利于城乡社区治理的和谐与稳定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7]]基层党组织作为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只有自身做好表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基层腐败问题。

政党的产生在世界政治文明演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政党不仅是现代政治组织的独特形式,而且是它的中心。现代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党的有效运作,而一个国家政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水平。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政党于在具体的民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并幵始长期执政。近百年以来,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改革的道路上始终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以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环境。当前,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许多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就需要对自身发展和发挥作用做出定位。这种定位就是基于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领导核心地位要严格对自身提出要求,树立先锋模范作用,遏制基层腐败问题。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公平公正的城乡社区环境才能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关注的问题,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真正打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社会领导力和公信力。

、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路径

当前,加强和巩固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的方法和路径很多,各地都有探索性的实践,也取得了标志性的实践成果。本文将从宏观上提出一个系统构建的思路,这个系统构建的思路源于2017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当前的城乡社区治理做了顶层性的设计。

(一)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引导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8]]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从《意见》到党的十九大报告都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高度重视。可以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才能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领导城乡社区治理,统筹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好城乡社区工作发展的引路人,通过党组织以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性的行动示范作用带动影响社区民众,推动党组织在城乡社区的政治引领功能的实现。而一旦弱化了政治功能,领导核心地位也会岌岌可危。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核心就在于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而这个定位首先就是政治引领。

只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才能构建适应当前城乡社区治理“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是基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而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核”就是要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定位,但是由于当前城乡社区治理格局更加纷繁复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而是需要更多的治理智慧进入到城乡社区治理中来,这就需要“一核”引领下的“多元”治理模式。要确保基层党组织对城乡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建立“立体式”的层级管理网络,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城乡社区的治理。

当前,我国城乡社区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的时期。多元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迫切需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主体是居民群众,同时居民群众也是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主要受益者,只有积极发挥居民群众的治理动力,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来,才能形成良好的城乡社区治理合力。特别要用好城乡社区的协商机制,民主的协商是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要对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涉及广大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以及存在着纠纷矛盾的事情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同时,也应该与各类社会组织展开相应的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形成多元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能力

我们在强调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能力。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现代的经济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效仿最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适应和推动现代经济与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9]]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平直接关系到城乡社区整体治理的水平,同时社区文化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息息相关,因此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能力就异常重要。首先,应该要树立城乡社区治理的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避免庸俗的、低俗的文化。文化调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社区文化的培育对于形成稳定和谐的城乡社区具有持久的可持续的影响;其次,要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类文化主体都吸引到这个共同体之中来;第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对于基层党员的文化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组织的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基层党员集中表现的。良好的党员素质和示范性的党员风貌是党员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居民群众的重要力量;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当前,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能力,还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同时也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避免庸俗的以及一些极端的文化的发展,通过有力的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办事的能力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要推进依法治国,它的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基层是否依法办事、有章可循,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因此,建设依法办事的基层党组织就至关重要。首先,应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的法治体系。基层党组织应该在相应的法治体系下运作。要加快修订和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国家要求、适合地方实际的城乡社区治理法治体系。其次,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相配合,打造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最后,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本身的建设,坚决打击基层党组织违反相关法律、以权谋私的行为。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与稳定性,制度的制定既要明确具体,便于落实,又要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或者是将实践经验转换为制度成果。而这些都需要坚强有力的法治建设和依法办事的基层党组织。

(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矛盾预防化解能力

《意见》中指出:“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10]]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各类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人民群众的第一个接触点,其矛盾预防化解能力直接关系着城乡社区治理的安全与稳定。 在城乡社区的治理过程中,一些群众的利益可能得不到确切的保护,由此会集聚许多社会问题。因此,要顺利地推进城乡社区的治理,必须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解决机制。

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诉求,引导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实现从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的转变,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居民群众分散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和归纳,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居民群众的困难。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建设:第一,基层党组织应该引导建立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各方的利益诉求是否得到有效的解决是预防矛盾和危机的最有效的办法;第二,基层党组织应该依托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应该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第三,基层党组织要完善矛盾调处机制。要善于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矛盾调处机制;第四,基层党组织要着力于平安社区的打造。应该要依托社区的综合治理中心,将人、地、事等等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做到能够对矛盾和纠纷事前预防、事中调控、事后跟踪。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运用能力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正在向信息化社会前进,社会基层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其中关键的是社区信息化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运用能力,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优化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执政能力;第二,适应时代的要求,切合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首先,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包括流动党员的登记与管理,同时通过“两端一微”及时进行党员的政治思想方面地教育以及理论水平的教育,节省公共空间和资源等等。其次,城乡社区的信息化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促使城乡社区的公共决策更加趋于合理,及时防止腐败等行为的发生。更可以积极地把人民群众和基层党组织很好地联系起来,实现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更加深入的互动与了解。

(六)强化组织保障

亨廷顿说过:“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一个强大的政党能使群众的支持制度化。政党的力量反映了群众支持的力量和制度化水平……在没有强有力政党的政治体系中,更容易出现暴动、骚乱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安定。”[[11]]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政党的社会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无论是作为领导革命的革命党还是进行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它都要集合和发展民众力量,争取民众支持。所以加强自身的建设,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是政党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前提,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并不例外。

第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2]]从土地革命时期再到抗日战争时期,高度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始终是我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领导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建设不仅仅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魂,也是基层工作的根。要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坚决防止基层党组织被边缘化的现象;其次,以提升组织覆盖力为前提,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就是要让基层党组织融入各类社会组织当中,要注重在各个阶层中党员人数的比例,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影响力;再次,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融入人民群众中去,深刻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认真为人民办实事;最后,以提升社会号召力为抓手,充分彰显党的强大组织优势。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完善和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关键在于机制体制的创新。《意见》中指出“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13]]机制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城乡社区治理,如果没有打造制度化的城乡社区治理,就会出现权责不清晰、不明确、不明朗的情况,这个时候只会危及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责任制度是我党在新常态下从严治党的有效形式和具体表现,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责任制度就是要在实践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组织抓落实的总体工作格局,做到集体领导与分人分工相结合,各级领导“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而落实完善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责任机制就始终要建立完善领导责任责任机制、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汇报机制、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1]]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0月28修订),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pp://www.gov.cn/flfg/2010-10/28/content-1732986.htm

[[3]] 民政部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辅导读本》,北京:2017.8,第65-66页

[[4]]《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423—424页

[[5]]《邓小平文轩》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98页

[[6]]民政部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辅导读本》,北京:2017.8,第65-66页

[[7]]任仲文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加强规范党内监督: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1,第1页.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第4页

[[9]]【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第9页

[[11]]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6—397.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第65页

[[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第15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杨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viewpoint/2422.html

(15)
上一篇 2018-07-31 15:56:18
下一篇 2018-08-05 22:12:5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