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刚在办公室研究室政务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如何写文章?

我不是学中文的,上大学、读研究生都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写文章对我来说是门外汉,但我参加工作25年来比较注意文字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不断在工作实践中摸索、感悟,力求使自己写的文章达到立意高、素材实、文字精的水平。依我的体会,写文章主要有三要素,即框架、素材和文字,或者叫思路、内容和文法。

首先,文章的立意、框架、思路非常重要。就好比我们设计大楼一样,设计的大手笔才能带来建筑物的高水准。写文章立意要高远,寓意要深刻,再加上用丰富的素材、朴实且有哲理的语言来阐述,你的文章就会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其次,写文章过程中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开门见山。现在有的文章写了一二千字还没有破题,读者看了半天还不知所云。文章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学习。他老人家的文章都是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如“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开门见山就是开宗明义,让人明白我要讲什么,我要回答什么。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形象地说,就是要有“地方风味小吃”,体现自身特色,不能上下一样粗,千篇一律。所以我讲写文章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能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破题而入,有的放矢,提出解决的意见和措施。三是文字表达言简意赅。郑板桥有副对联对我们写文章非常有指导意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洁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实际中,他体会到,写文章一是要吃透精神,二是要摸清实情,三是用恰当的文字去表达,三者缺一不可。做到了这些,我们的文章就会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此外,写公文与个人创作是不一样的。个人写文章,我有什么想法,想探讨什么问题,可以尽情按自己的想法去表达,但为领导写讲话稿,除了遵循前面三个基本原则外,还要考虑领导者个人的风格、知识面和涉及的领域,要按照领导者的特点设计讲话的特殊风格,尽可能用领导者的阅历、个人知识及语言风格进行文字展现。

  •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和姜春云同志主编的《桥和船:新时期领导方法十八篇》,都是用朴素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文章如同一壶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儿。

一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老同志告诉我:写文章要么讲出新意,要么讲出特色,即使没有新观点,也要有新说法,没有新说法,也要有新写法,这样才有创新。

如何办公文?

公文种类多达十多种,这还不算一些常用的应用文体。这里,我仅举上几个例子来说明。

首先,如何撰写会议纪要。

撰写会议纪要也要把握三要素。一是忠于原意。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上,各位领导发表意见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说话的角度不一样,你必须抓住领导表达的原意。会议主持人的讲话应该是会议纪要的主体内容,应该以此为会议基本精神,再吸收其他参会人员意见,加以整理、归纳。而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撰写的会议纪要经常跑题了,有些甚至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加了进去。所以说忠于原意非常重要。二是抓住要害。纪要中强调什么?决定了哪些事项?解决了哪些主要问题?要去粗取精,抓住关键,不可漏项。三是便于操作。要把大家讨论的意见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下级和有关部门操作。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调整什么,改变什么,态度要鲜明,表述要准确,且通俗易懂,力戒让人不知所措。

其次,如何写请示。

请示、报告、汇报三种文体的使用是有差别的,现在大家经常混用,这是不行的。需要上级解决问题、必须回复的用请示。写请示有三要素,一是说明现状。用最简洁的语言先把情况、动因、意义写清楚,让领导对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二是把所反映事件的实质说清楚。要写明请示的要害内容在哪里,部门的分歧在哪里,解决问题的焦点、难点在哪里。三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意见或者叫参考性意见,便于领导决策。我们有些请示,前面情况讲了很多,到底请示什么却含糊不清。所以,写请示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三,如何写报告。

报告也有三要素,即形势任务是什么,问题挑战在哪里,措施建议有没有。省政府召开了会议,要求各地报告贯彻情况,市政府必须把怎么贯彻的和下步如何安排部署的以及贯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清楚。报告主要是告知,让领导了解情况,一般不需要批复。

如何搞调研?

(一)调研的意义。从事机关工作,尤其是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各项工作制胜的法宝。毛泽东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实际上是工作的规律,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调查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实际,了解实情,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并加深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二)调研的方法。如何搞调研,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我认为要想写出一份让人信服的调研报告,不进行调查研究是不行的,应该深入到第一线,深入到基层中,感受自然,贴近生活,沟通思想,切身体验实践活动,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形成调研报告。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于需要什么材料去网上搜索,而不注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大家要知道,这样得出的调研结果是机械的而不是鲜活的,尽管有大量现成的文字素材,但是这样的素材往往是空中楼阁,没有可操作性,指导性不强。

(三)调研的时机。什么情况下需要搞调研,这个问题也很重要。这既是方法问题,更是能力问题。我认为,一是在确定重大战略发展规划时,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二是在确定重大项目,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时,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三是在重大问题产生分歧、难以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在总结推广重要实践经验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五是当工作出现失误或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六是当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以上这些是一般规律,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调研的作用。搞调研,特别是总结推广经验,如果单纯地将汇报材料或媒体宣传中反映的内容作为经验去推广,是不行的。这样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但绝对不能作为领导决策的唯一依据。调查研究这四个字,内容深厚,寓意深刻,作用和效果也是巨大的。当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当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和办法。

(五)调研的转化。搞调研的关键是要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就是要把调研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和制定政策的依据。中央每做出一个重要决策或出台一个重要文件之前,都要派调研组到各地听取意见,最后形成一个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用切合实际的宏观政策指导基层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调研与写作是从政的基本功,是进步的奠基石,我希望每一位同志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如何打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写文章、办公文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打基础,日积月累。一是要做有心之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多记,多看,多听,多想,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要善于积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写文章的角度来看就是“字里行间一千字,日积月累十年功”。我们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媒体等多种平台获取信息,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借鉴这些信息作为参考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我的基本做法是准备三个笔记本,第一个本子叫《理论本》,用来记录每天所涉及到的新知识、新概念等理论方面的素材,篇幅短小的就全文记载于笔记本中,篇幅较大的就写一个索引,便于随时调阅。第二个本子叫《实践本》,就是搜集全国各地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便于学习借鉴。第三个本子叫《数据本》,里面记录了大量的数据,以便于掌握各个工作领域的有关数据,关键时候用得上。

我的体会是,对于政务工作人员,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老笔头”

(3)
上一篇 2018-12-22 17:11:07
下一篇 2018-12-25 22:57:4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主编微信
主编微信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