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解决乡村建设难题 阿干村变了样

昌宁县:解决乡村建设难题 阿干村变了样
阿干村背阴山集中安置点

走进保山市昌宁县耈街乡阿干村背阴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庄绿意盎然、村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永远跟党走”的标语十分醒目。“最近几年,村上变化很大,路也宽了,灯也亮了,房子也盖起了,日子好过了,如今赶上好时代,让我住上新房,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民李言春乐呵呵地说。

耈街乡阿干村地处偏僻,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落实,丫口、上寨、背阴山三个安置点建设完成,48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迎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安居梦”成为现实。但搬得出不是终点,阿干村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持续巩固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确保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让贫困山区变了样。

自治夯根基,强化服务管理组织化

一个“小组”强治理。阿干村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突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阿干村背阴山安置点农户来自6个村民小组,为切实做好管理,阿干村实行村民小组和安置区“双重管理”的治理模式。组建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背阴山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2名,由农户推荐人员义务担任。发挥好“一头连着村两委、一头连着搬迁群众”的作用,站在群众的立场建设、管理、发展好小区。积极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组织对家庭有困难农户及时进行帮助,对生产生活不积极、“懒散”农户进行批评教育。做到“群众搬迁到哪里、管理与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一个“公约”强管理,突出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村党总支组织,农户广泛参与、充分讨论决定制定了符合小区实际的《背阴山安置区村民公约》,用制度管人治点,倡导居民移风易俗、节俭养德、文明乡风,进一步规范农户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对赌博、赌酒、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进行制止,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实现“乡村的环境、城市的管理”。

一个支部强引领,突出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在规划安置点中,就考虑到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将背阴山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建设在安置点,安置点有了“主心骨”。小区内新建活动场所一个,含党员活动室和活动场所,活动室内统一制度上墙,统一配置书架、档案柜、桌椅、音响等设备,结合实际配备相关读本,做到设置规范,设备齐全,方便党员组织活动,为村民活动提供了场所及设备,进一步方便农户娱乐活动,强化了“党支部+安置点”,主动抓建设、谋发展,让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管理现代化。“三个一”治理模式在背阴山安置点试行后,取得的良好效果,促使了我们在丫口、上寨安置点迅速推广。

德治做支撑,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化

卫生评比促提升。小区管理委员会每月组织农户对小区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大整治,定期组织对农户家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对评定结果进行挂牌,将家庭环境卫生干净的农户评定为“环境卫生示范户”,并对家庭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农户监督进行整改。人畜分离促洁净。阿干村在安置点建设有养殖小区,将生活区和养殖区进行区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卫生猪圈和牛圈,共43格,其中猪圈24格,牛圈19格,满足小区农户养殖需要,真正做到人畜分离。同时,制定实施《背阴山安置区养殖小区管理使用办法》,实现管理制度化、自治化,并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管理。

智治促发展,确保经济收入组织化

一篇文章抓产业。阿干村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扶智”培训,让搬迁群众不离家、不舍业、能致富。阿干村在安置点建设有养殖小区,将生活区和养殖区进行区分,占地面积7亩的卫生猪圈和牛圈,共97格,其中猪圈78格,牛圈19格,满足小区农户养殖需要。背阴山安置点吴胤卿户,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存栏肉牛13头。“党委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在家门口就可以发展养殖,小额扶贫贷款、养殖补贴等等,现在的政策真的太好了!”吴胤卿笑着说道。发展肉牛养殖2户养殖规模达到了12头以上,发展生猪养殖5户,“2020年我在政府盖的圈里养猪,已经卖了2万多元。”丫口安置点茶映香说到,养殖正在成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巩固的新引擎。

一篇文章抓就业。构建“党建+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管理模式,持续抓好就业,让搬迁群众有意愿、有机会走出家门,切实把就业“饭碗”稳稳端在手中,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结合农户需求。党总支组织,党员参与对农户需求进行摸排,列出农户需求清单,按照“订单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搬迁群众不离家、不舍业、能致富,增强农户就业本领,确保农户一技之长。同时,将有能力但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既实现了农户收入的稳定同时强化了安置点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企业需要。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就业引导员”的劳动力资源整合体系,成立了阿干村沧澜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结合企业需要,针对农户特点,有序劳动力输出,确保劳动力输得出、在得住、有收入,实现农户每户至少有1人务工。

基层党建引领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强化基层党建,初步走出了一条“强引领、挪穷窝、摘穷帽、换穷业、奔小康”的乡村振兴路子,解决了困扰乡村建设“搬迁难、建设难、巩固难、管理难、发展难”五个难题,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上一篇 2021-02-08 21:11:25
下一篇 2021-02-12 23:33:4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