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梨花盛放,美不胜收。

梨花一支春带雨,千树万树竞开放!每年临近四月,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邑镇奇峰村的万亩古树梨花就盛开了,雪白的梨花美不胜收,点缀了奇峰,惊艳了整个春天。而同样绽放的,不仅仅有梨花,还有当地各族群众的幸福笑脸。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群众笑脸盈盈

奇峰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72户1039人。过去,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是典型的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548人。在脱贫攻坚的助推下,短短几年时间里,昔日的深度贫困村摇身一变,变成了如今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村。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客栈撬开了致富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杨银华的客栈

梨花开了,奇峰村村民杨银华的“春天”也来了。走进他家的客栈,水泥地面干干净净,陈设虽然简单,但收拾得井然有序。谈起全家生活的今昔变化,眼前这个瘦高黝黑的男人心中五味杂陈,竟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

今年59岁的老杨,是奇峰村下营小组的村民,2013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家干农活,靠山吃山,收入微薄,全家人勉强度日。随着鹤庆奇峰梨花文化旅游节的举行,到村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摆脱贫困,老杨就萌生了开农家乐的想法。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正在忙碌的杨银华

“人工自家有,蔬菜有10多亩,鸡自家也养了几十只……淡季的时候还能做其他活挣钱,怎么算都是不亏的买卖。”有了想法,老杨心中便算起“致富帐”。同时,他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驻村工作队,并得到镇里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老杨申请了小额贴息信贷,并于2016年在奇峰村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

如今,每逢梨花节老杨家的生意都特别红火,生意最好的一天接待了20桌。“忙的时候我们就得请小工,特别忙的那天小工就请了十多个。”老杨笑着说。他还表示,自2016年开始,每年毛收入基本在5万以上,而去年因为疫情影响,前来赏花的游客减少了一些,但光农家乐的毛收入也是2万元以上。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络绎不绝的游客

据了解,从奇峰梨花节举办以来,平均每年奇峰村(包括自然村)参与奇峰梨花节经营、管理、服务人数近700人次,共扶持开客栈13家,为村里群众提供农副产品销售点80余个。经初步估算,每年奇峰村带动的旅游经济毛收入都在2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从“空壳村”跃升到5万多元。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蔬菜地里传来了致富歌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绿油油的雨水蔬菜长势喜人

每年七八月份,奇峰村也是格外热闹。路边随处可见的各种货车,收购蔬菜的老板,绿油油的蔬菜地里正在采摘的群众一边忙碌、一边有说有笑的。“我在家带娃,出不了远门,来这里干活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上营组的建档立卡户赵银伟笑着说到。

“去年我家种了27亩雨水蔬菜,毛利润在10万元以上。像我家这种规模和收入的,在我们村至少有二十家以上。”说到雨水蔬菜,奇峰下营村的建档立卡户杨华标感触颇深。“以前苦,有力气用处没有,现在有水有电有路,有力气有用处!”杨华标表示,以前奇峰村因为交通不便,蔬菜很多只能销往就近的乡镇,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就只能烂在地里。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正在装车的村民

自脱贫攻坚以来,鹤庆县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960多万元对奇峰村的村内道路、安全人饮、农田水利基础、活动场所、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共计实施40余个项目。奇峰村党总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大力推介奇峰雨水蔬菜种植,实施“发展绿色蔬菜助推精准脱贫”的产业发展路子,以贫困户为帮扶重点,兼顾全村菜农,共发展种植了近2000亩各类蔬菜。

此外,奇峰村还通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西邑奇峰”商标,申报奇峰绿色蔬菜品牌认证,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创建奇峰品牌,实现生态绿色蔬菜走出奇峰,走出深山,进入农贸市场,进入超市,拓宽销售渠道。2020年,奇峰村的雨水蔬菜销售额达1200万元以上。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水管及配套接水设施覆盖近2000多亩蔬菜

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奇峰村成为了大理州乡村振兴州级试点村,投资30万元的主管道2公里分管道4公里的水管以及配套接水设施覆盖了近2000多亩的蔬菜,水管的贯穿,把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乡村振兴乐章正式奏响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正在忙碌的杨华标夫妇

每天早晨,家住下营村的杨丽芬便和父亲杨华标一起,高高兴兴地开着车去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上班。他们父女俩,一人在项目部工作每月工资4200元,一人在车间每月工资6000多元,两人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候,我还利用午休时间去管管地里的庄稼,或者回家喂喂猪,上班顾家两不误。”杨华标说。

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试点

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一角

2018年,鹤庆县委、政府引进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以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制高点为目标,坚持以绿色发展主导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了一批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而该公司的厂区,就选在了奇峰村旁边,带动了周边村民近260人就业,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生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奇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顺新目光坚定,话语铿锵。如今走进奇峰村,交通路网、水利电讯、精神文明得到了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得到全面夯实,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向着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3)
上一篇 2021-04-05 14:22:53
下一篇 2021-04-10 22:42:3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