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罗平县搭建产业脱贫新平台

产业发展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曲靖市罗平县按照实施发展产业脱贫的工作要求,抓紧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把蜂产业确定为全县山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充分利用蜜蜂养殖投资小、见效快、不占耕地、不用粮食等优势,发动和指导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依托区域资源,因地制宜,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的方式,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行模式,推进养蜂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实现蜂产业快速、全面发展。

蜂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罗平县搭建产业脱贫新平台
罗平县中蜂产业脱贫养殖基地

 

以项目为基础 强化产业支撑

2017年,罗平县政府统筹整合资金700万元,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开展“蜂产业+脱贫”工作。投资440万元,扶持鲁布革、旧屋基、大水井三乡及全县868户贫困户2962人通过发展中蜂养殖脱贫,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实现纯收入1000—2000元;投资260万元,通过政府入股罗平县芭蕉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罗平县腊峰蜂业有限公司,贫困户享受分红收益的模式,扶持鲁布革、旧屋基、大水井、腊山的1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每年每户收益1060元。

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企业带动

按照“企业找市场,合作社建基地,贫困户入股份”的模式,在村(居)委会成立养蜂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建立蜜蜂养殖基地,负责蜜蜂养殖和产品生产,企业负责对接合作社和养蜂基地,实行订购协议保底统购统销,实行盈亏共享,共同发展。

罗平县依法、规范组建20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50个蜜蜂养殖基地,合作社吸纳蜜蜂养殖贫困户为社员,让社员参与管理,明确权利和义务,实行规范化运作,真正达到“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集体发展的目的。每户贫困户免费领取5箱优质中华蜜蜂,作为股份入股加入合作社和养殖基地,合作社向贫困户颁发《股权证》,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代表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

2017年共签订托管协议17份,托管679户贫困户的3395群中蜂,托管时间为三年。三年中,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分红1000—2000元,三年后,贫困户可继续与合作社合作,或是单独饲养。集中养殖蜜蜂所生产的蜂产品,由芭蕉箐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和腊峰蜂业公司收购,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三方签订收购协议。蜂企实行市场保护价收购,实现贫困户收益有保障,产业扶贫精准施策。

以政府为引导 强化协作推进

罗平县农业局牵头做好蜂群、蜂箱、蜂具等物质采购工作;乡(镇、街道)据情况、依法组建好合作社和基地,并加强管理,实现规范运行;企业选优配强业务骨干,配合县蜂业管理站,做好蜂群编号、养殖技术培训、生产管理指导等工作,并与合作社签订蜂产品收购协议,组织收购蜂产品。蜂群编号以合作社为单位,在蜂群箱体上统一编号,实行合作社(养殖场、基地)集中养殖下的贫困户认养制,加强对蜂群的后续管理。

以技术培训为抓手 强化社会化服务

由罗平县农业局组织,罗平县蜂业管理站与相关蜂企业联合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以乡(镇、街道)或合作社为单位组织;培训内容以推广活框饲养技术为主,包括蜂巢制作、野蜂收集、家养驯化、饲养管理、人工育王、疫病防治、高产技术等为主;培训教师以罗平县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同时从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蜜蜂研院所等有关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进修养殖培训和现场养殖技术指导。

以蜜蜂产业为重点 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为提升罗平蜂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探索蜂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建立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互信,尝试构架社区支持农业的“CSA”模式,助推全县蜂产业脱贫。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在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打造了“中国蜜蜂文化第一村”,建立了集科普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孵化、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芭蕉箐蜜蜂文化园”。成功举办“2017中国•云南•罗平国际蜜蜂文化暨蜂产业高峰论坛”和全国十六个分会场之一“520”国际蜜蜂日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罗平蜂产业的产品知名度、大众认知度,为实施蜂产业脱贫搭建了一个高端平台。

蜂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罗平县搭建产业脱贫新平台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8-04-09 22:39:09
下一篇 2018-04-09 22:56: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