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驻村干部点子多 一个好想法就为村里筹集了80多万元爱心物资

在滇东北云贵交界处的云南省宣威市杨柳镇,北盘江蜿蜒流过,河畔的可渡村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面对周遭悬崖峭壁所致的险胜地势,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也有过盛况和辉煌。

据66岁的村民阚祥现介绍,历史上记载,修建于秦朝时期的滇僰古道从村中静静而过,见证曾经村庄的繁华,然而,随着历史的进程这里却逐渐落后衰败了。5、6年前,村里不少房屋显得破败,部分村民生活很是清贫。

面对平整光滑的水泥路面、宽敞明亮的楼房,老人倍感欣慰,也满怀感激。“小孙”在他言谢的话语中成了一个高频词。“他的点子多,想法好,又能吃苦,我们村能够变成今天这个模样,他是有功劳的。”

老人所说的“小孙”,即曲靖供电局驻可渡村的第一书记孙景航。2015年9月,他从一名机关团委干事变身为村干部。自此,他不仅每日走村串户,心亦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城里人到农村驻扎“修炼”

“扶贫就是一件事一件事地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情感的投入,是对扶贫事业最真诚的付出。”近年来,孙景航凭借努力付出和对脱贫工作的深刻体会,被组织授予了多个荣誉。

这个驻村干部点子多 一个好想法就为村里筹集了80多万元爱心物资
孙景航(左一)在和村民推广辣椒种植

扶贫工作打了多年交道的杨柳镇副镇长王健说,“小孙与其他扶贫干部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面对工作很有思想,解决问题有思路,对农村工作的情况和规律了如指掌,下一步,我们很多工作还得依靠他。”

三年前,刚驻村的孙景航在镇、村干部和老百姓眼中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年轻”。“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是在城市长大,连扶贫是什么,要做些什么都不清楚。”在云南电网公司脱贫攻坚工作会上发言时,他吐露出了自己刚驻村时候的困境。

然而,这一切是如何改变的呢?“首先是跟村干部学,向他们了解村里情况,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向村民学。”走访完村里的每户人家后,对于村民面临的困难和自己工作的难点,他心里终于有了点数。

小辣椒树结出致富大果实

80后的阚昌情是可渡村昌情种植养殖合作社的老板,他投身辣椒种植业后,还租用原杨柳乡粮管所的5亩多场地作为辣椒收购点。“辣椒收购的季节,每天的周转量达30多吨,高峰期一度40多吨,需得聘用六、七十人,每年收入可达30多万。”

因辣椒而鼓起钱袋的,除了阚昌情外,还有可渡及周边村落,甚至周边乡镇数以百千计的农户。“种植辣椒前,我们种了几十年的包谷,产值每亩在一千多元,辣椒种植成功后,每亩的价格在一万多元。”尝到了甜头的徐永顺,除了将自家的5亩土地全部种植辣椒外,还承包了12亩土地来种植。

2015年,孙景航开始动员大家种植辣椒,由于之前村里大规模种植的核桃树七八年没有挂果盈利,导致村民们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孙景航找到了阚昌情来带动大家,10多户村民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播种了辣椒籽,等到收获时,每亩地的产值已达到万元。第二年,络绎不绝的村民跑到村委会要辣椒籽。

当前,可渡村种植有线椒、朝天椒、小米椒等多个辣椒品种,“目的在于分散市场风险。”

“变形记”筹集到80多万元的爱心物资

“一个40多岁的壮年男子,还靠父母养着,早上睡到11点。”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孙景航发现可渡村贫穷与落后的根源在于思想的懈怠和懒惰。在整天忙于走访交谈、打气加油、调停纠纷、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

2016年,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进入曲靖市区,曲靖供电局的职工子女去到可渡农村,相互交叉体验生活,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变形记”。

12岁的程某果每天也起早贪黑,因其父亲残疾不能劳动,他读书的同时,还帮着母亲卖菜维持生计。历经“变形记”后,程某果一直忘不了曲靖供电人的热情和爱心,面对生活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多倍。

经过两年的发展,孙景航主导的“变形记”不再是曲靖供电局一家单位开展的活动,发展成了包括团市委在内的29家单位、企业共同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筹集到爱心物资80多万元。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8-04-15 23:39:03
下一篇 2018-04-17 22:33: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