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就业帮扶“量村定制”,山里建起了转移就业工作站

“精准脱贫+转移就业”一线工作站

蒙自市虽属内地县,但山区坝区差异大。到2018年,当地还有34个深度贫困村,其中100%贫困发生率的村组还有3个。很多村人畜混居,有的才刚通毛石路,还有部分贫困群众连县城都未到过。

蒙自市就业帮扶“量村定制”,山里建起了转移就业工作站
红河宇创人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围绕“送出去”的思路,聚焦深度贫困村就业转移扶贫为重点和突破口,蒙自按“没有条件的贫困户要创造条件尽量输出、有条件的贫困户要户户有劳务输出”层层分解职责,列出时间表、任务数,以促进群众增收、技能提升、观念转变以及土地流转。组成5个深度贫困村转移就业全覆盖攻坚工作队,在山区七个重点乡镇设立“精准脱贫+转移就业”一线工作站,处理各乡村组贫困劳动力的数据统计、技能培训、岗位信息推介、劳动力转移等工作。

同时,组织30多家挂联企业、3家培训机构、4家劳务公司自备行李驻村,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摸底调查工作。职业培训机构对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意愿和培训项目进行调查,并组织实施相应技能培训、复合型培训、引导性培训。劳务公司则引导贫困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积极动员适龄劳动力外出就业。

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6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34人,分别至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务工。

“量村定制”就业宣传

蒙自市就业帮扶“量村定制”,山里建起了转移就业工作站

通过逐村逐户逐人摸底调查,蒙自精准化制定宣传内容,在各村“量村定制”宣传标语300余条。外出人员少的村组,以“窝在家里是穷汉、走进工厂把钱赚”和“吃苦务工是硬汉、在家受穷是懒汉”为主要宣传内容;针对建房任务较多的村组宣传内容为“外出打工、房子建好、贷款还清”。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创业创新”及自媒体优势,利用各类平台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和用工信息130余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1000余份,进一步触动贫困劳动力思想“内因”,解决贫困群众“不想出、不敢出、不愿出”的问题。

送培下乡、送教上门

蒙自市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务工技术含金量,为其提升薪酬,稳定就业。联合职业培训学校,采用“请进来”方式送培下乡、送教上门,结合群众意愿和当地种养殖习惯,对各村进行全面培训,并对符合条件的在劳动年龄内的劳动力采取考试取证培训。

蒙自市就业帮扶“量村定制”,山里建起了转移就业工作站

重点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就业本领、掌握从业技巧、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转移引导性培训;引导群众科学养殖,把发展产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即将外出务工的劳动者讲授“主动说普通话、快速融入城市生活、文明乘坐交通车、适应工厂”等大城市生活能力及文明用语的知识等,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

据了解,2018年,蒙自市共组织5个深度贫困村300余名劳动力进行了肉猪饲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工、焊工等培训。

既要出得去又要稳得住

为破解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措施手段不够的难题,蒙自市通过找准目标、精准输出、强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

蒙自市就业帮扶“量村定制”,山里建起了转移就业工作站

蒙自市鸣鹫镇大永胜村被作为“定制化培训”试点,全市第一期“订单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电焊工”职业技能培训当地大石板村举办,并为该镇50余名贫困劳动力准备好了“就业订单”。经定点培训30天后,参训的50名贫困劳动力顺利拿到结业证书,并将被输送到相关就业岗位。

针对劳务输出中存在“转移出去,呆不下、稳不住、出现返流”的问题,蒙自市依托工作站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进行跟踪,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上海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输入地人社部门及劳务公司、用工企业的沟通协调,保障外输人员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做好务工人员后方服务,保证务工人员宅基地、承包地及子女就学等方面权益不受侵犯,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8-06-13 01:10:16
下一篇 2018-06-15 00:57:4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