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祥:正确处理好贫困群众与非贫困群众之间的关系

自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贫困群众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无论是扶贫的一桶油、一袋米,还是危旧房改造、教育优惠、医疗扶贫等等,贫困群众都得到了巨大的帮扶。与贫困群众相比,非贫困户则很少或没有享受这些优惠,心理难免会产生不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贫困群众与非贫困群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处理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群众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间很多误会大概都是由于沟通交流不畅引起的。所以,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做好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解释,对于消除非贫困群众疑惑十分重要。现行标准下,贫困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政策应该享受什么;为什么他家是贫困户,而你家不是贫困户……对于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在扶贫过程中,都要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力求取得非贫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扶贫过程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普惠的公共服务,形成人人共享扶贫成果的良好局面。道路硬化,方便你我他;网络通信,覆盖贫困群众与非贫困群众;饮水安全设施的建设,让大家共引合格安全水;人居环境整治,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惠及大家……这些都是共享的,对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而言,可谓“公平”。因此,扶贫过程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让所有群众在扶贫中得到实惠。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是党员干部的一贯职责。非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力帮助非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热情为非贫困群众排忧解难,让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的关怀。

改进扶贫方式,杜绝“保姆式”扶贫。说到底,脱贫致富终究要靠群众自己的勤劳实现。为此,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改变“晒着太阳等靠要,蹲着墙根盼小康”的不良现象,激发他们向非贫困户学习,同样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脱贫致富。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开展扶贫工作,防止大包大揽式扶贫,做到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扶贫标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评比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让大家数数家底、摆摆困难、看看他人,让数据说话、让事实说话、让证据说话。公道自在人心。经过这样的评比程序所选出的贫困户,大家应该是认可的,应该是心服口服的。此外,建立健全扶贫政策公示制度,把贫困群众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公之于众,减少猜疑,也较为必要。

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处理好贫困群众与非贫困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扶贫工作中既提高贫困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贫困群众的满意度,是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小康路上,让贫困群众与非贫困群众携手同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周国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povertyrelief/2268.html

(11)
上一篇 2018-07-04 22:39:59
下一篇 2018-07-05 20:58: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