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漾濞县——解除贫困“封印” 这个傈僳族村落实现“弯道超车”

“包谷饭配烧洋芋,苦荞疙瘩下野菜,三年不买新衣服,半月不识肉滋味;两个‘杈杈’搭间房,三捆茅草作瓦片,砍来木头垛成墙……”这些话语曾流传于一个名叫阿细地的傈僳族“资深”贫困村落,“唱”出了他们过去的生活。而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当地群众转变思想、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很快实现了“弯道超车”,全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更是信心满满。

抛除“旧疾”谋产业 群众脱贫信心满

大理漾濞县——解除贫困“封印” 这个傈僳族村落实现“弯道超车”

8月8日一早,顶着雨水,我们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苍山西镇白章村阿细地村民小组李秀芬的家,只见她家院里拉起一大块塑料布,几个人正在下面拌砂灰,准备硬化院中地面。没过多久,数十方的砂石变成了混凝土,搅拌、运灰、震动、找平、抹面……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阿细地村民小组是白章村三个傈僳族群众聚居小组之一,有农户27户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8人。一直以来,阿细地的村民们都固守着本民族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不愿过多与外界交流,思想观念封闭,生活满足于自给,加上居住地偏远苦寒,生产发展受限,导致整村都贫穷落后,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谈起一代一代傈僳族人的生活,李秀芬眉头紧皱地表示,大家信息闭塞,思想陈旧,好吃懒做,平时村中既脏又乱,大家都爱喝酒,干活也没劲头,不愿做,不想干,怕改变,穷惯了是过去族人的一种普遍心理。

李秀芬的小儿子是村中仅有的两个高中生之一,在学校享受到教育扶贫的政策,学习刻苦认真,放假在家也比较本分懂事,是家中干活的一大主力,还时常给家人讲一些外面的事情。

她的大儿子到离家不远的涵轩公司打工多年,潜心学习养猪技术。去年他们家建盖起猪厩,并在产业扶持资金帮扶下,购买了能繁母猪、种猪,办起小型养猪场,通过精心管护,养猪产生了效益。特别是在今年的住房质量巩固提升中,多项开支都来源于养猪的效益。

大儿子和丈夫乔建永外出打零工,苦活累活都不计较,同时积极学习技术。一年下来,不仅挣到一万多元的劳务费,还学到了技术,连自家D级危房改造的粉刷、浇灌、装修、翻盖瓦等诸多工序,都由父子俩完成,看着学成后的新房“处女作”,一家人脱贫信心满满。

解除思想“封印” 不让民族兄弟掉队

大理漾濞县——解除贫困“封印” 这个傈僳族村落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当地实施了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巩固、危房改造等诸多项目,水、电、道路通村到户,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房屋建设逐渐改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纷纷走出大山,加上村里引进的一些外来企业,给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扇扇致富窗。

“村民们发挥自己的专长,装潢、泥水活、木工等各尽其能,既减少了开支,也加快了工程进度,更增进了民族团结。”该村党总支书记杨学先说到项目推进时颇有感慨,以前村里的群众,给孩童打预防针都比较排斥,费尽口舌不说,还得一家一家跑,现在观念转变了,每到打预防针时间,大家都主动带上孩子来接种。

“阿细地是我们村人居环境提升起步最晚的村民小组,如今却实现了‘弯道超车’,在亲帮邻助下,各类项目推进最快。”该村村委会主任常进全谈到,工作中以党员作表率,深入群众宣传政策,让他们走出去看看周围环境的改变,主动接受新事物改变陈规陋习,积极融入新时代;同时还引进外来产业落地,在带动大家发展、提供就业的同时,打开思路和出路,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欲望。

据了解,漾濞县对傈僳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短板区,既按相关政策给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式帮扶,更加注重扶志和扶智,解除群众思想上的“封印”,促进群众观念行动的转变,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努力做到绝不落下任何一个民族兄弟,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8-08-12 18:47:02
下一篇 2018-08-14 20:55:5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