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怒江啃下“最艰难的一块硬骨

独龙族是我国“直过”和人口较少民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是我国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直到2009年底,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不足900元。2014年10月之前,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2010年,云南省级层面对独龙江乡独龙族启动了“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3.04亿多元,实施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等“六大工程”。

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怒江啃下“最艰难的一块硬骨

2018年底,独龙江乡率先实现整族脱贫,全乡所有群众住进了安全稳固的房屋;所有村寨实现通车、通电、通4G网络、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所有群众参加了医保,大病保险全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享受14年免费教育……

独龙族整族脱贫,标志着怒江州在决战深度贫困脱贫攻坚路上啃下了“最艰难的一块硬骨头”,独龙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巨变。独龙江乡数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是一部记载着党和政府对独龙人民深切关怀的历史画卷。“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2016年独龙族干部高德荣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2018年独龙江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出水”

按照“省级统筹补助、上海支持、州负总责、县乡落实、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要求,形成高位推动、合力攻坚、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七位一体”全新帮扶模式。成立省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省、州、县、乡四级“一把手”挂帅,压实省级职能部门在项目规划、资金筹措等方面主体责任,将扶贫责任落实到省、州级两级部门,县乡村具体组织实施。

围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主题,确定“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任务,集中智慧、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形成“一盘棋”合力推进工作。以上海市、国家相关部委资金为支点,撬动全省32个部门参与到独龙江乡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中,省直相关部门打破行业界限,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中央、省级部门和“沪滇帮扶”及社会捐助资金13.15亿元。同时,将州内各类技术人才和各部门精兵强将100多人充实到独龙江帮扶队伍中,每村10人以上,驻村开展项目实施、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攻坚。

告别“与世隔绝”,走向高速发展“快车道”

过去,独龙江群众过江靠溜索,出山爬“天路”,半年大雪封山,电力通信阻断,生活“与世隔绝”。

2014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通车,独龙江彻底结束了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期的历史,实现村通油路,组通公路,跨江跨河有大桥。升级改造2座电站,建成全国首个20千伏乡镇独立电网,独龙族同胞彻底告别照明点“火把”的生活。全乡所有自然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并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4G网络的乡镇。有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网点,独龙江乡告别“与世隔绝”,与世界实现“零距离”接触。过去,最远一个村民小组到县城需要徒步8天时间,现在只需3个小时。全乡600户群众有了机动车,独龙族人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告别“刀耕火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过去,独龙族群众靠种植玉米、狩猎、捕鱼为生,每年还要靠国家返销粮救济。现在,独龙族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坚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通过实施生态护林员、环境保洁员、河道管理员、地质灾害监测员、巡边护边员“五大员”有效保护了生态。目前全乡共有313名生态护林员,每名护林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10000元。同时,全面实施“以电代柴”行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器。自觉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把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积极发展林下作物。

2017年,全乡人均种植草果15亩以上,产值1400多万元,草果人均收入达3355元。扶持养殖户80户,建成独龙原鸡保种和控繁基地1个,完成独龙牛投放1153头,招养独龙蜂5000箱,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丰收。成立合作社8个,建设草果烘干厂2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个,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为独龙族群众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生活”有保障

过去,独龙族同胞记事靠结绳,患病随天命。现在,教育、卫生、民政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成使用。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全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独龙族有了第一个女硕士研究生,独龙族歌手第一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冠军并上了2013年春晚。乡、村两级医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依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低保全覆盖,建成1个敬老院,集中赡养33名孤寡老人。

“生态宜居、秘境独龙”的旅游胜地

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怒江啃下“最艰难的一块硬骨
现在的独龙江旅游小集镇

过去,独龙族群众住的是茅草屋、篾笆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现在,全乡建成安置点26个,安居房1068户,安居房配套厨房682间,幸福公寓20套,水电入户、卫生整洁、广播电视设施齐全具有民族特色的框架结构安居房拔地而起。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破、旧、脏、乱”的农村形象已一去不复返,成为贡山县安居工程建设的典范和旅游观光的一张新“名片”,成为怒江州乃至云南省最有特色、最有魅力乡镇之一,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同时还新建独龙族博物馆、乡文化站、2个群众性文体活动广场、26个村民文化活动室、26个篮球场,组建了6支农民文艺演出队。

群众对党的恩情更加浓厚

在独龙江乡,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被翻译成独龙族语、编排成民族歌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因势利导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创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护村队、文艺队,利用小喇叭大工程,每天早晚各播放一次中央新闻联播,每周一升国旗,并以微党课的形式进行国旗下讲话……独龙江乡基层党组织逐步呈现出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感党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有了增强。

巴坡村民小组的群众还编写了一首歌,名叫《幸福不忘共产党》,唱道:“公路弯弯绕雪山,汽车进来喜洋洋,独龙人民笑开颜……党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产党,啊哟啦哟。”尽管歌词简约,但唱出了乡亲们永远感恩党,永远跟党走,永远听党的话的决心和信心。

(10)
上一篇 2019-01-24 20:41:30
下一篇 2019-01-26 17:53:4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