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保地村郑周友——带领群众脱贫,像大树一样将根扎进基层

当过乡村代课教师、种过树、打过工,最终回村种植生姜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于是他用自己的“第一桶金”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生姜种植,最终带领贫困群众找到产业发展之路,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他,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八嘎乡保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周友,2018年他所在的保地村委会率先实现脱贫,他也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受群众爱戴的“明星”。

砚山县保地村郑周友——带领群众脱贫,像大树一样将根扎进基层
郑周友(右一)动员贫困户拆除危房并主动借钱帮他建新房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郑周友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进村组入农家、奔走于田间地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把责任近距离地落实在如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每一件小事上。他就像大树一样将根扎进了基层,助推贫困村“挖穷根、换穷貌”,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齐声称赞。

“要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据了解,八嘎乡保地村委会距砚山县城45公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大多靠传统的种养殖。全村14个村小组有433户19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575人,是八嘎乡的深度贫困村。

砚山县保地村郑周友——带领群众脱贫,像大树一样将根扎进基层

从小在保地村六柴塘村组长大的郑周友,对贫困有着深刻的认识。由于家中有7兄妹,全家人靠着土地勉强度日,家境十分贫困。在1987年,17岁的郑周友高中毕业,便回到了六柴塘村担任代课老师,靠着微薄的收入过日子。当老师的十年间,不甘于困境的郑周友帮人种树、跑运输、做小生意,想尽办法摆脱贫困,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我们在山区不能光想着种玉米和粮食,一年几百块的收入怎么会富?要想办法种些经济效益好的品种才行。”1998年被选为六柴塘村小组长的郑周友,两年后便开始试种生姜。通过不断的摸索,郑周友对种姜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年差不多有十多万的收入,最多的一年有三十多万元,那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于是我买了汽车。”郑周友对于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

自己虽然富起来了,但身边的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于是郑周友毅然选择留在了农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要想尽办法让我的家乡富起来,要让群众们摆脱贫困。光我一个人富不行,要让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面对保地村的深度贫困现状,2016年升任保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郑周友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带领群众脱贫的信念。

“有产业支撑,脱贫才有希望”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更快地摸清村情民意,郑周友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吹雨打,天天在村上“转悠”,并带领村两委班子走村串户,时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最新动态。“我自己种了十多年的生姜,经济效益还不错、种植技术也成熟,销售这些都没有问题。我觉得,带领村民们种植生姜比较适合保地村的发展。”在摸清村情民意后,郑周友也有了自己的帮扶思路。

砚山县保地村郑周友——带领群众脱贫,像大树一样将根扎进基层
郑周友(左一)指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种植生姜

说干就干!于是郑周友牵头成立了生姜种植合作社,为打消村民们的疑虑,自己带头扩大规模种植了100亩生姜。当看到生姜种植的前景可观后,许多村民纷纷开始了生姜种植,而郑周友更是毫无保留的将生姜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们。目前,全村300余户村民跟着郑周友一起发展生姜种植,户均种植面积在1亩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4户,每年全村群众光种植生姜的毛收入就超过300万元。

“感觉像是做梦一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慢慢的都变成了现实。得感谢郑书记,让我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六柴塘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继忠说,他加入生姜种植合作社后,家里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打算年后买辆小轿车。而在保地村,像郑继忠这样靠种植生姜走上致富路,还清借贷款、盖上新房,甚至买了汽车、拖拉机的贫困群众共有10余户。

春节将至,大山深处的保地村处处是新房、村里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村民们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了;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们陆续回到了家乡,村里的变化也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种植生姜、水果的“大军”中。脚踏实地、勇挑责任、敢于创新,不怕辛苦不怕困难,郑周友便是这样的基层干部。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3)
上一篇 2019-01-29 22:06:56
下一篇 2019-01-31 09:41: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