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将危房建成“爱心房”

目前,一场力度空前的农村危房改造“歼灭战”已经全面打响。农村危房改造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而这些农户大都是弱势群体,经济上“捉襟见肘”,甚至宁可住危房旧房而不愿建新房。为消除贫困户改建危房的后顾之忧,泉塘镇精心谱写了“应改尽改、应改即改、改就改好”三部曲。

一、无论意愿如何,改危房能安居是唯一的选择。摸清底子,应改尽改。首先要搞清楚,做危房改造工作是为了什么,是搞“数字工程”,还是为民生计。泉塘镇危房存量大,全镇住房不达标户有155户,通过敬老院集居、长期借居、寄居、投亲靠友等方式住房保障50人,无住房保障危改户有105户,相比其他乡镇任务艰巨。住房没有保障的贫困户,我镇并没有通过与其签订《自愿放弃危房改造协议书》等方式自我“释压减负”,而是从保障贫困户生活需求出发,无论意愿如何,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将105户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范畴,坚决保障其住房需求。70多岁的李斌生是双托村的五保户,一直不愿意改建新房,镇村干部坚持做其思想工作多达30余次,经协调,同意由其侄子出资为其建了两间新房。

二、无论困难大小,为民生解难题是唯一的目的。集体帮扶,应改即改。贫困户不愿接受危房改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人口少,或为年迈孤寡老人,修缮或者新建住房对于自己来说是个事多利少的“大工程”,觉得这事“不划算”;二是自身经济条件所限。现每户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较少,一般还要自行支付超过50%的改造费用,面对政策红利望而却步。危房改造不能被困难缠住脚步,不让一户发愁,不让一人掉队。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一同谋求动力,一户一方案,坚持包到户,改到底,责到位,同商共讨、协调解决建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冯枚乔、肖栋录、刘菊英是湖山村的五保户,自身无改(建)房能力。湖山村“支村”两委牵头联系施工队,全程打包“危改任务”,贫困户只等“如期收房”。泉塘村为贫困户龙桂华请来专业人员设计图纸,村党总支书记罗立军无偿捐赠砂石,村主任肖德辉联系企业赞助建筑材料,“支村”两委动员党员群众共同筹款。上湖村探索的产权、继承权和居住权“三权分置”模式也取得了成效。83岁的贫困户陈孝祥,靠其侄子出资新建了3间新房,经协商,产权、继承权归其侄子所有,老人享有居住权。70多岁的贫困户朱汉光则由其“落户”女婿出资,通过产权“转移”妥善解决危房改造难题。

三、无论资金多少,换新颜保质量是唯一的标准。严控质量,改就改好。千百年来,日夜劳作的百姓最看重的就是能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民生事实,暖心惠民,就一定要将危房建成“爱心房”。一要建得好。彻底改变旧房、危房面貌,彻底改变“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土”的困境,杜绝“一年新建房、两年成旧房、三年变危房”的状况,整体环境“旧貌换新颜”。二要住得好。保证“通电、通水、通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80多岁的刘海洋是彪家村五保户,长年居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家中十年没有通电。为彻底改变危房旧状,村上另选地址,出资出力为他改建了一处新房,而且通水通电,昏暗的旧屋变成了“亮堂”适用的新房,也迎来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的新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顾兴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povertyrelief/4839.html

(7)
上一篇 2019-02-25 15:45:53
下一篇 2019-02-27 19:54:3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