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新平县:扶产业就是扶根本,走出一条山区特色产业扶贫路

在脱贫攻坚中,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始终把“扶产业就是扶根本”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实,通过加强项目设施建设、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转变经营方式四项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近年来,全县共整合中央、省市扶贫资金及县级统筹资金22.1亿元,用于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建设,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2015年以来累计实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2165.56公里,全县乡村公路硬化里程达3493.06公里。贫困乡镇到县城全部通沥青路面,所有行政村到所在乡镇全部通水泥硬化路,贫困乡镇50户以上的自然村小组道路全部硬化。

投入资金9081.4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个,建成高标准农田6.18万亩,全县高稳产农田达16.42万亩,为山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整治(补充耕地)项目面积累积达21.5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9.18万亩,为产业综合开发及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新平县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抓手,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7万件,小坝塘498件,小水窖工程2.9万口,各类沟渠1596条,规模以上灌区27个,有效灌溉面积15.91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63.69%,节水灌溉面积8.01万亩。

巩固传统产业稳定群众收入

烤烟、蔬菜、畜牧等传统产业是部分贫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稳定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新平县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产业发展扶持等措施,以巩固传统产业稳定群众收入,实现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提升。

同时,新平县还加大对传统产业扶持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2017年共发放全免息扶贫小额贷款1635户7442万元,2018年完成5000万元全免息扶贫小额贷款任务,为产业扶贫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新平县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3个贫困乡、32个贫困行政村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蔬菜、魔芋等特色经作种植和生猪、林下土鸡、牛羊养殖。推广“企业(公司)+贫困户”的脱贫模式。

玉溪新平县:扶产业就是扶根本,走出一条山区特色产业扶贫路

建兴乡、老厂乡、平掌乡、戛洒镇等乡镇引导977户建档立卡户种植高山蔬菜、57户建档立卡户种植姬松茸46269平方米、375户建档立卡户种植软籽石榴1463亩、108户建档立卡户种植工业辣椒380亩、182户建档立卡户种植芒果2066.7亩,同时还种植露水草1500.97亩、西番莲2926亩、重楼135亩等。

以建兴乡为例,先后引进新平东绿公司、新平盛康公司、新平鸿誉植物开发公司、玉溪桂瑞斯花卉园艺公司和玉溪明珠花卉公司等企业,有效带动了当地高山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和花卉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渠道不断得到拓宽,为建兴乡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转变经营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新平县通过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变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解决群众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的问题,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增强农产品的市竞争力,促进群众增收。全县土地流转20.44万亩,其中,流入龙头企业10.92万亩、种植大户7.81万亩。

在贫困村平甸乡磨皮村,村“两委”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褚橙”品牌,建立优质“沃柑”种植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帮扶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让贫困户获得租金及工资双份收入,实现产业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新平县加大专业合作社培育力度,“抱团取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面建立产业扶贫减贫带贫机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劳务联系和利益连接机制,带动发展种、养产业,有效解决当地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9-03-01 02:28:32
下一篇 2019-03-02 00:06:4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