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连奎:木坪村驻村小记

在全国、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号角声中,作为选调生的我于今年3月初被单位委派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有幸投入到云南省扶贫攻坚事业中来。这是省委组织部给我们的锻炼机会,也是一个机关干部成长成熟所必须补齐的重要课程,在期待和忐忑中,我来到了省卫计委驻彝良县龙安镇扶贫点木坪村,至今已有近三个月。尽管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但由于视角和视野的不同,驻村以来,我也重新认识了农村,渐渐熟悉了基层,在基层的工作和生活,有寂寞更有充实,有艰辛更有温暖,有付出更有收获。

初识木坪便震撼

很小的时候起,就听父母提起过彝良县,但最主要的印象是两个,一是彝良有个叫小草坝的地方盛产中药食品天麻,二是彝良这地方山高路险,大路不通,但在驻村以前,我从没到过这里。当我们入村乘坐的大巴车从昭通出发,穿过若干个山洞隧道,在盘旋于悬崖峭壁间的路上绕行时,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位于乌蒙大山最深处秘境的美丽和磅礴,山花漫野,沟壑纵横,云雾缭绕,几乎处处是天堑,居民的房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山的不同高度,一条条羊肠小道穿村入户,把零星的房屋串联在了一起。不论是这里磅礴的大山,美丽的景色,还是崎岖的山路,破旧的民居,无一不使我感到震撼。我不禁想,这就是我未来两年将要驻村工作的地方了,是我要作为扶贫工作一线战士参与脱贫攻坚的战场了,这些路,这些房,这里的发展也有我的一份责任了。到达我驻村的村寨后,才进一步了解到,本村不仅许多农户家门口连路都没有通,而且常年缺水,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农产品运输不便、儿童上学路程远等问题,基本生存条件恶劣。我认识到,自然条件的艰险,特别是交通条件的限制,让这块美丽磅礴的大山陷于贫困,发展滞后,同时更感到扶贫和发展的责任巨大。

进村入户为脱贫

进村后,为了尽快熟悉村务村情、熟悉当地群众特别是当地贫困户,在村干部和驻村队长及老队员的带领下,我们对本村辖区农户进行了一轮走访,也对之前扶贫工作中援建和争取到的修路、修蓄水池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安全饮用水改造项目进行了多次的现场走访检查。走访后我意识到,我们村有很多自然村生存条件很恶劣,耕地面积较少,而且群众普遍缺乏脱贫致富技术、脱贫项目、扶持资金、劳动力;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扶贫工作力度的加大,尽管大多数群众都坚定了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意识,但部分群众也滋生了“等着扶,躺着要”的思想,靠穷吃穷,依赖政策不愿脱贫的等、靠、要思想存在。基于此,我们向村两委提出了转变群众思想动员的建议,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努力转变部分人的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把脱贫致富当作光荣追求和奋斗目标,激励贫困人口积极主动寻找致富途径,成为我们的战友而不是单一的帮扶对象。

云南省彝良县作为兼具革命老区、西部山区、边疆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区几大发展困难点于一体的地区,是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在2017年昭通市开展的精准识别摸底调查中,我作为省卫计委驻彝良县扶贫工作队员,全程深入参与了摸底识别工作,在崇山峻岭间,和每家每户的群众拉家常、聊发展、准确掌握贫困信息,对他们的住房信息、子女就学情况、医疗情况和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入户走访和调查。从基础信息调查到表格数据录入,对贫情的精准识别给未来的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个多月以来,尽管晒黑了,累瘦了,但却把最难进入的大山沟走访了,对全村的贫困情况认识也更精准了,与群众也更加熟悉了。与此同时,对农村群众工作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了。

不忘初心再前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基于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奋斗目标,着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大战正在全国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展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是我们绕不开的坎,也是锻炼自我的大平台,在组织关心下的我们有了机会参加到扶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是我们燃烧青春的平台,也时代赋予的机遇。基于我本单位的特点,在领导的指示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云南省健康扶贫的做法和模式,我也希望基于此能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目前,我们已协调本县人民医院和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合作项目,并探索借助教育卫生“补短板”工程和全省健康扶贫工作契机,争取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援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积极对接更多项目;此外,结合目前本县、本村尚存在缺医少药的现状,我们正积极与单位领导对接组织有省级专家来村镇开展义诊活动,做更多实事。未来,自己会努力在扶贫工作和日常工作中与群众走得更近,在促进本村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同时,无愧选择,无悔青春,无愧组织的培养和本村的父老乡亲们的信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温 连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povertyrelief/520.html

(13)
上一篇 2017-06-30 15:46:55
下一篇 2017-07-07 05:31: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阿昆的头像
    阿昆 2017-07-05 22:11:07

    像师兄学习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