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到贫困地区考察了。这次他来到了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

2013年,总书记到访了同处武陵山区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并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影响深远。此次总书记的双脚再次踏上武陵山区的土地,重点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情况。

大家都知道,一般中央领导考察的地点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有何特别之处?小编来给大家解答。

一问:总书记为什么去石柱县?

重庆市石柱县是土家族自治县,地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片区联系部委为国家民委,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其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地区为山东省淄博市。

那么总书记为什么要去石柱县?因为这是一个“准脱贫摘帽县”。

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就在总书记到访石柱的前三天,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刚刚发布《关于石柱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公示 》,公示期到4月18日。石柱县政府网站称,该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验收,全县13955户5088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由此来看,这是一个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困片区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三省交界县、三峡库区移民县等“多种身份”的“准脱贫摘帽县”。

从官媒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总书记从下飞机到石柱县的考察点,用时三个小时。官媒披露的消息是先坐了火车,后又转乘汽车。

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小编特意查了一下石柱县的交通条件,从重庆北站到石柱县火车站,每天有多达21趟动车组,间隔在20分钟至1小时左右,基本随到随走。两地间乘动车用时1小时20分左右。

二问:总书记为什么去中益乡?

总书记这次石柱之行,是为了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情况。

那他为什么选择中益乡呢? 因为这是一个重庆市级深度贫困乡。

下了火车之后,总书记还转乘了汽车。小编查询地图得知,从石柱县火车站到中益乡政府约50公里,自驾车参考车程为1个小时30分钟。

中益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深居大山的3000多户群众有个共同夙愿:脱贫,致富!

该乡海拔在800—1900米之间、幅员面积1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42户8168人。全乡7个村中有4个村是贫困村,贫困人口465户1590人。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329元,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农业生产。

2017年8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级深度贫困乡后,该乡便开始了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该乡7个村分别成立了由2名县领导担纲的前线指挥部,优选县乡村干部与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选派的7名优秀干部混编成中益乡驻乡工作队和7个驻村工作队,集中优势兵力集体作战、全力攻坚。

围绕脱贫攻坚的痛点,中益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整治改造人居环境,再通过改变群众的思想作风,让全域脱贫成为了现实。

2018年,中益乡脱贫175户556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8.8%降至1.72%,实现整体脱贫(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指标为不高于3%);新建及改造农村公路106..6公里,人行便道39公里,实现村通畅率、10户以上通达率达100%;已无一人居住危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合作医保参保率97%;养老保险参保率96%。

值得一提的是,中益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村、组干部和驻乡驻村工作队员,于2018年8月18日启动进村入户“微访谈”活动。按照“能现场解决的必须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一一梳理报送乡上”的原则,全体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和广大群众零距离、面对面交流,耐心听取群众声音,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切实解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推动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问:总书记为什么去华溪村?

考察中,总书记先来到了中益乡小学。这所1936年建设的小学就坐落在乡政府所在地华溪村,11个班(含盐井村村小4个班),165名学生,其中贫困学生78名,占学生总数的47.27%。

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据媒体报道,学校90%以上的孩子都是少数民族,师生们还给总书记跳起了民族舞蹈——摆手舞。在这所群山环抱的小学里,习近平重点关心孩子们吃得怎么样,他走进食堂查看餐品质量和相关台账,详细了解近年来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当地的落实情况。

中益乡华溪村,一个同江苏省华西村同音的普通小山村,人均可耕地不足一亩,过去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产量低、价值不高。但这两年该村正在和当年华西村一样发生着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当地发展中蜂、中药材、特色蔬果等特色产业和民宿、健康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业。2016年华溪村脱贫出列。

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在贫困户谭登周、焦光润这一家,习近平不仅看了主人家的居住条件,还揭开了锅盖看看一家人吃得怎样。谭家曾在2016年脱贫,后因男主人2018年3月外出务工不慎摔伤,老伴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这个家庭因病返贫。当地将他家纳入低保兜底,不仅有医疗救助金,还有低保金、养老金。村里又帮助他家流转了土地并入股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土地流转后的保底分红和股金分红共有4936元。

从谭家走后,总书记又到了85岁的老党员、脱贫户马培清家中走访,并在房前空地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参会人员是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

飞机、火车、汽车接续换乘,总书记为什么要来这儿?

马培清家于2016年脱贫,她的小儿子陈朋2017年做起了黄精中药材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全家实现了稳定脱贫。据了解,目前全村种植黄精200亩,有150户480人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48户、159人。

产业发展对于该村稳定脱贫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资料小编了解到,该村依托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村民土地进行股份化改革,创新实施“确权不确地,统一耕作经营”的农地确权模式,按照“土地综合整治、公司统一经营、农户入股分红”的思路,确认1000多亩在耕地和撂荒地权属,用于发展脆红李、木瓜、菊花、辣椒、中蜂等产业,实现连片规模经营。这种“1+1+N”(即“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一个公司+ N个联营项目”)的经营体系,在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引导1050人入股联营项目,实现农民变股东,为全县“三变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可以说,华溪村拉开了石柱县农村“三变”改革的序幕。

小编特别注意到,2018年7月在重庆石柱调研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也曾到访华溪村,实地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及“三变”改革试点项目。

四问:总书记为什么要亲自看“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情况?

短短半天,通过考察走访和座谈,总书记对石柱这个“准脱贫摘帽县”、已脱贫的深度贫困乡和脱贫村的“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总书记为什么要亲自看“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情况?因为这事关全面小康的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均作出专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均提出2019年要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1月7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门研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参会。

再回到华溪村。

在谭登周家,总书记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习近平问得十分仔细。他说,你们家不愁吃、不愁穿这“两不愁”我们直接看到了,医疗保障、住房安全做得也挺好。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在马培清家中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我今天乘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越来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习近平嘱咐大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视点微博、各新闻媒体的报道)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中国扶贫”

(7)
上一篇 2019-04-15 18:02:19
下一篇 2019-04-17 10:34:5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