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三年累计就近就地就业3.6万人次,创新担当出实招

近几年来,昆明市宜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省、市、县就业工作的要求,在宜良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百人出村、千人出镇、万人出县”三年行动计划和“务工增收脱贫一批”为抓手,以“打造亮点、形成品牌”为目标,结合实际,创新思维,主动担当,形成了标准化培训、品牌化管理、规模化输出、精细化服务的转移就业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宜良县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大规模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宜良:三年累计就近就地就业3.6万人次,创新担当出实招

近三年来,宜良县农村劳动力累计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6万人次,转移培训4.25万人次,新增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收入达5.4亿元。

加强领导,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

宜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主动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此外,宜良县连续三年以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宜良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暨就业扶贫工作方案》,按政策保障了配套经费,保障了外出务工、农业创业示范村建设及创业带动就业的奖补扶持资金,强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确保了宜良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组织化程度逐年提高。2018年宜良县组织化率达62%,高于全市50%的组织化率标准。

注重质量,提高转移培训水平

宜良县通过公开招投标面向全省引入5家优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水平。

通过强化培训和企业精准对接,认真开展好“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在培训结束时及时召开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提高企业用工的就业率。

同时,创新特殊群体的培训方式,在抓好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有就业愿望和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残疾人,入户上门开展推荐岗位信息、讲解外出就业注意事项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就业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工作。

多措并举,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就业

农业产业发展转移就业一批。为满足马街生态蔬菜、古城樱桃、狗街葡萄、竹山香菇、九乡辣椒、匡远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极大地带动周边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现仅青美蔬菜公司和花木城苗木产业区每年分别吸纳就业人数2~3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支出分别达到600万元,形成稳岗就业的主渠道。

园区发展转移就业一批。为不断发展壮大的县属工业园区、饲料园区和食品园区企业提供就业服务,及时采集和发布用工信息,采用向求职者推荐岗位信息,向企业推荐务工人员的“双推”模式,举办园区专场招聘会。近几年来,工业园区务工人员稳定在7000-8000人左右,形成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

美丽乡村建设转移就业一批。围绕宜良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九乡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发以休闲娱乐、民俗文化、生态美食、乡村公共服务为主的服务岗位。仅2018年,全县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约1.2万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645个,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就业渠道。

宜良:三年累计就近就地就业3.6万人次,创新担当出实招

新兴业态转移就业一批。深入挖掘滴滴、快递、物流、电商等新兴服务性岗位。仅2018年就培训农村淘宝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人,提供美团骑手、网约司机、农村电商等就业岗位信息1000余个,形成转型发展就业新渠道。

劳务品牌转移就业一批。成功打造了在昆明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马街镇护工、狗街镇保姆、匡远街道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目前仅狗街中营从事保姆行业的人员有240余人,其中金牌保姆工资收入范围每月可达6000~12000元,形成用工需求旺、工资待遇好、输出范围广的品牌化就业渠道。

返乡创业转移就业一批。为了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带动120户以上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低于3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2.5万元的就业补助。符合贷款条件的,还提供300万元的创业贷款扶持。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渠道。

示范创建转移就业一批。为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从2019年起,县财政安排50万元的创建扶持专项资金,按市局创建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增创8个县级农业创业示范村,形成“足不出村”的充分就业渠道。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1)
上一篇 2019-05-15 09:38:56
下一篇 2019-05-16 21:37:4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