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只是新起点,“赶考”永远在路上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顺利摘掉“穷帽”的历史性时刻,作为脱贫攻坚这场新时代第一场硬仗的见证者、亲历者,回想过去干群齐心啃硬骨、攻坚克难拔穷根的点点滴滴,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一处处变化、一缕缕憧憬,是那么刻骨铭心。

“摘帽”只是新起点,“赶考”永远在路上
大山深处的龙门阿苦底自然村

让老百姓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穷帽不摘誓不罢休,这是每一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肩上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龙门的老百姓新建房屋时有着盖大房的习惯,一家人多年辛苦挣钱,就为盖一幢两三层的小洋楼,但有时资金不够就先盖好空心房,以后挣到钱又慢慢装修,这就出现了新房不能住、旧房不安全的情况。

我们按照住房简易装修,能够遮风避雨的要求,积极落实南涧县新建住房装修补助政策,帮助农户提升居住质量,许多贫困群众受益于此,提前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但也有部分农户,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装修标准过低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装修入住。

面对问题我们没有绕道回避,而是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进村入户,从旧房属于危房不能居住的利害关系讲起,讲到装修补助政策给农户带来的实惠,讲到搬进新房以后怎样发展生产,针对不同情况,一户一户、一项一项帮他们算经济账、算长远账,积极协调安装门窗、运输施工材料,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解除顾虑、安心搬家,如期圆满完成了所有建设任务。

让“帮者有作为、贫者有动力”

脱贫摘帽冲刺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只有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真正把脱贫当做自己的“家务事”,才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讲三评”是激励“帮者有作为、贫者有动力”的一个好做法。

2018年9月的一天晚上,我和龙门村党总支书记韩国才骑摩托车到小村开展“三讲三评”,出发没一会儿就下起了雨。蜿蜒的山路上没有避雨的地方,衣服很快就被雨湿透了,我们在泥泞的山路上进退两难。所幸找到了路边的一处棚子躲雨,等我们跑到棚子底下,才发现这是一个猪圈。

雨势稍减,我们赶紧往小村赶。当我们到了村民活动室,群众看到我们两个“落汤鸡”,纷纷上前嘘寒问暖,有的赶紧递给我们热茶,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让我们换上。

那一天晚上的“三讲三评”,气氛格外活跃,在讲帮扶措施、履职情况时,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带头查找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也讲真话、讲实话,大家针对岗位职责、工作情况、自力更生等方面,点名道姓指出不足,真正讲出了压力动力,评出了责任担当,凝聚起同心谋发展、同步奔小康的强大合力。

莫说青山多障碍,山若有情山亦赞。

在大理州纪委监委的倾情帮扶下,我所驻的龙门村已经于2017年实现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放眼农忙时节的龙门大地,看到的是贫困群众整地打塘、移栽烤烟,种下一株株希望的幼苗,以及忙着起房盖屋、放羊放牛的热闹场面,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正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中,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自强能量。

“摘帽”只是新起点,“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驻村扶贫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只有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顶在前面、干在难处,才能在这场硬仗中标注自己的奋斗和担当,交上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0)
上一篇 2019-05-22 09:38:30
下一篇 2019-05-24 21:28: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