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贫脉”断“穷根”,他们用心用情“点亮”群众脱贫路

“现在党的政策好,党的扶贫干部好,做实事、解难题的驻村工作队我们更喜欢!”谈起普洱市供电局派驻墨江县泗南江镇干坝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该村干部群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在驻村第一书记李德顺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帮扶,挂钩村680户村民有426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家家用上了长明电,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018年的8032元,驻村工作队还为干坝村引进320余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

用心帮扶,勤把“贫脉”摸准病根

把“贫脉”断“穷根”,他们用心用情“点亮”群众脱贫路

据了解,干坝村下辖9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是墨江县最贫困、环境最恶劣、生活条件最差、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村之一。为根治全村“穷病”,李德顺从把准“贫脉”入手,对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病根”重新问诊开方。为此,他和其他驻村队员一起,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20个村民小组,对距离村委会30多公里的四角田村小组反复跑了多次,以便找准、核实致贫原因。

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李德顺带领队员们就如何攻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群众住房、安全饮用水、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等脱贫难题,与村组干部商讨、和群众代表沟通、挨家挨户遍访,深挖细刨致贫穷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坐在群众的“火塘”边访民意、下到百姓的家禽圈旁把穷脉,在田间地头查村情,在村委会会议室对照贫困村脱贫出列标准找差距、巡根源、看短板,为治疗“穷病”开良方。

此外,他们还对所采集到的致贫信息作归类梳理,紧扣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设定“手术”切除的时间表和施工图,以项目到组、任务到点、责任到人方式,精准压实脱贫攻坚责任。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的帮扶作风,深得群众信赖,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因此李德顺也被村民们称作“脱贫难题理得顺的扶贫好书记”。

用劲做事,使出全力挖断“穷根”

面对79户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难题,李德顺跑单位、串友邻,通过全力争取,为干坝村引进电力扶贫应急项目资金163万余元用于实施电网改造。经过半年的奋战,258名贫困群众的用电难题得以解决,所辖自然村380伏动力电实现全覆盖,群众不再为生产生活用电犯愁。“如今,家里的用电问题再也不愁了,这得感谢李书记和其他帮扶干部!”当地贫困群众纷纷表示。

把“贫脉”断“穷根”,他们用心用情“点亮”群众脱贫路

同时,通过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144万元,以“长+短+集散”产业培植方式,带领群众强力推进茶叶、土豆、烤烟、生态猪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并用长期产业抓生态、短期产业抓增效、中产业抓品质的举措,带领群众对864.6亩生态茶地作提质改造,教会村民们树立产业品牌意识,促进农村传统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移。目前,已有41户贫困群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快速增收。

“昨天上山采的野生菌,今天就能就近变卖。村里这个街子开得好,让我们买卖东西更方便了!”村民沧桂莹笑着说到。在开展帮扶工作中,针对群众长期受制的赶集难、绿色生态农产品交易难、经济稳定增收难等发展瓶颈,驻村工作队以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组织干部群众共同打造了一个“盛绿街”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2017年,该市场实现农贸交易达171余万元。

用情分忧,绞尽脑汁不遗余力解民愁

“要视群众为亲人,为他们分忧解难办实事”,这是李德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德顺书记用情为民分忧之恩,我们全家终身难忘!”上干坝三组陈进伟的老母亲含着泪水说到。原来在2016年,陈进伟被牛撞伤,全家五口唯一的劳动力被紧急送医。而当时,正值征收养老保险的节点,因无钱缴纳,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蚂蚁。在全家束手无策之际,李德顺自掏腰为其缴纳了400元的养老保险。

在落实帮扶工作中,驻村工作队通过协调争取,云南电网公司信息中心为泗南江中学捐赠图书1625册,云南电机工程学会为泗南江小学购买教学用具、科学仪器、图书等物品共474件,价值达5万元。运用“小手牵大手、小嘴教大嘴”的形式,让学生们变成“控辍保学”宣传队,确保了干坝村适学儿童入学率100%,使贫困“代际传递”得以彻底切断。

此外,还引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3万余元,将一所闲置的小学改造成村集体的“农村客栈”,用光伏发电项目助村拓展增收渠道,以填补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的局面;强化农村脏乱差环境治理、进村入户道路整治、农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助推农村改善生产生活发展条件;发动党员带头克服“等靠要”的被动脱贫陋习,让“懒汉”变“好汉”,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勤劳脱贫的内生动力。

(0)
上一篇 2019-07-31 15:35:29
下一篇 2019-08-05 16:22:4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