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算出一笔“胡萝卜账” 种下群众致富新希望

“到胡萝卜基地务工的人,大都是老年人和妇女,一天可以有上百元收入。有的老人直接把小凳子搬到地里,坐着拔萝卜。”长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开俭说起胡萝卜种植给当地带来的实惠,掩饰不住满脸喜悦。

2018年11月,海升集团在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建成2000亩胡萝卜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精准扶贫模式,把小小胡萝卜种成了大产业。

建2000亩基地 苞谷洋芋分散轮作成过去

50来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世琼种了几十年庄稼,家里的两亩土地,原来一直种苞谷洋芋 ,一年辛苦劳作的“老把式”,摆脱不了贫困的苦日子。

靖安镇长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开俭说,在海升胡萝卜种植基地建设以前,村里的土地大多种苞谷、洋芋,每亩纯收入在500元左右。

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靖安镇坚持因地制宜,由苞谷洋芋分散轮作转变为水果胡萝卜规模化连片种植,锐意探索规模化农业发展新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昭通:算出一笔“胡萝卜账” 种下群众致富新希望

走进海升胡萝卜种植基地,放眼千亩连片的种植基地,满眼翠绿,一阵微风吹过,绿油油的胡萝卜叶随风舞动,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靖安镇通过土地流转,根据地形地势,打破原有地界,彻底打破过去群众自耕自种的七零八落、各自为阵的老格局,构建起了阡陌纵横的新局面。

这个高标准胡萝卜种植示范基地,建园2000亩,总投资4000万元。项目建设基于现代化、机械化管理,大幅提高从建园到日常管理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使其成为国内大规模蔬菜种植的标准示范园区。配备精准农业设备农具,实现水果胡萝卜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进一步提高胡萝卜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提供完整、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将推动昭通乃至云南胡萝卜种植技术与国际接轨,带动农户增收。

产值超8000万元 反哺贫困户和村集体

昭通:算出一笔“胡萝卜账” 种下群众致富新希望

得益于靖安镇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胡萝卜长势特别好,亩产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产量,在3.5吨以上,产值在4万元以上。

海升胡萝卜基地负责人李世波介绍,采收后的胡萝卜,公司通过冷链储藏并加工切段,包装成高端休闲小食品出售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00亩胡萝卜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

胡萝卜种植基地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按照毎亩900元的标准,毎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80万元,覆盖群众1100余人;通过吸纳群众务工増加收入,提供务工岗位300余个,支付劳务费用320余万元;通过资产收益获得收入,实行固定计提保底收益方式(保底年收益率7% ),毎年支付资产收益资金221.16元,使630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通过占股分红获得收益,区农投公司按照30%的股价,毎年至少获得400余万元红利,反哺贫困群众和村级集体经济。

2019年对于何世琼来说是记忆深刻的一年。年初,何世琼看着自家附近的安置区建起了一栋栋高楼,心下期盼起了自家的好日子。就在这时,镇上和村上的干部找到了她,动员她和乡亲们一起把土地转租给公司,每年收取租金,还可以在公司基地打工挣钱。

采收胡萝卜期间,何世琼每天早早就来到基地,参加胡萝卜采收和装车工作。按20天计算,她的务工收入已经赶得上往年种一年洋芋的收入了。

靖安镇把农业生产中的资金、人才、土地、信息、市场、科技等生产要素有效整合,破除散兵游勇的作战方式,形成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民团队作战、共闯市场的新格局,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开荒复地、破埂打界,这2000亩胡萝卜地种出了老百姓的希望,也算出了一本脱贫“胡萝卜账”。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0)
上一篇 2019-09-21 22:57:15
下一篇 2019-09-22 23:19:4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