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老包”今日“桃花园”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起铺村通过党建引领,立足实际,选好致富引路人、聚资源、育产业做好扶贫文章,让“穷山恶水的山老包”变“桃花园”,在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起铺村宜居和谐,村美民富,水暖山笑人欢乐。

昔日“山老包”今日“桃花园”
曾经的荒山已变绿

选好脱贫致富引路人

有着大专文化的党支部书记张鸿,在外闯荡20多年,成了山沟沟里走出去的“有钱人”。2013年,他带着辛辛苦苦挣来的真金白银,带着在外学到的致富真经,毅然决然返乡回到穷山沟,帮村民找致富项目,谋划产业发展,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作为村总支书记、主任的张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班子善谋善成尽心力,躬身为民讲奉献,让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心骨和引路人,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起铺样板”,创建了“党建一心,多元合力”“借力生财,经济先行”“借智富脑,科学发展”“借题发挥,文化富民”“借梯上楼,保障民生”的“1+4”村级党建工作法,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领导村民实现良好村治。

破解产业发展困境

为有效破解当地产业发展困境,起铺村通过资金整合、流转土地、实施产业优化等方式不断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当地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昔日“山老包”今日“桃花园”
发展产业破解困境

整合资金聚合力,积极整合了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帮扶资金68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扶持资金16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29.8万元、退耕还林扶持资金33万元等共计900余万元,由村组干部带头出资100万元入股合作社,新铺农业有限公司出资111.63万元入股产业发展。

流转土地增效益,流转村级集体土地508亩,按照400元/亩的标准租用20年,折价406.4万元入股合作社。通过采取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流转土地户优先进基地务工的“两带头、两优先”工作法,由村党总支和服务社短时间内组织447户农户将村内闲置土地、山坡地等1700余亩土地进行了有序流转,实现了资金资源双整合、双利用。共流转集体土地、农闲地和荒山荒坡2200亩,整合资金1500万元。

选准路子增票子,按照统筹兼顾、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注重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整合的荒山田地,因地制宜,大批量引进安徽砀山黄桃,依托专业合作社种植黄桃成品苗12万余株。

昔日“山老包”今日“桃花园”
桃花盛开幸福来

目前,2200亩黄桃栽植工作已分两期完成种植,预计一期2020年可实现收益700万元,之后两期每年可实现收益1400余万元,正常年份可实现销售净利润200余万元。针对黄桃基地头两年无收益的实际情况,同步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辣椒、中药材、萝卜等2200亩,实行订单保底价收购,2018年,黄桃基地林下种植实现分红收益22.8万余元。同时,还改变传统蚕豆种植散、乱、杂、品质不齐的现状,大力推进万亩高原山地蚕豆标准化种植,引进了姬松茸种植加工项目,大河乌猪和土鸡养殖业也迅速发展,产业逐渐向集约化、多元化转变。

立足长远的致富目标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起铺村考虑长远,把产业做强做大,为群众长期稳定致富增收注入强劲动力,释放源头活水。

以黄桃种植基地为例,配套建设冷库、提水灌溉工程、机耕道、管理用房及供电设施等,在发展订单农业的同时,规划2个加工厂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对外销售,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确保种得出、质量高、卖得好。

昔日“山老包”今日“桃花园”
产业示范基地

同时,结合农业自然资源、地势地貌和乡村民俗风情等,建设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家乐、花卉种植基地等,让黄桃基地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摘、处处是美景。

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走“文旅+扶贫”的发展路子,最大化地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基础,让起铺村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2)
上一篇 2019-11-29 10:31:33
下一篇 2019-12-10 14:27: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