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职与普通副职有什么区别

知道什么叫“论资排辈”吧?这就是其中一种。常务副职比副职多了两个字,就是明明白白写在脑门两个字“二把”,告诉所有人要懂规矩,老大不在家,老二“说了算”,保证工作秩序正常运转。

这里面有职务和职级、实职与虚职、待遇与享受待遇、常委与非常委,等等太多的概念。党政体系里,一般情况下不设常务,除非规定的几个一把手高配(上级兼任下级)的部门或单位。圈里人或内行人一看就明白,门外汉听三天三夜不明白。

这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简单翻译成民间俗话,就是:补位、接班、过度、安置等四种主要形式和功能。

一、补位

平时替正职(一把手)主持日常工作,分担一把手的工作负担,正职不在家的时候要补位正职功能,懂事的常务副职还是要经常请示汇报的,但要过滤掉一些小事,替一把手分解压力。

比如,市常委组织部长,属于副市级干部,进入了市常委班子,他还要分管其他部门的工作,一般分管组织、老年、党校等其他部门单位的工作。设一个常务副部长,协助他主持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再比如,一些大城市的班子人数比较多,一把手管理幅度大,也可以设常务副职来补位。

记住,这些常务副职,一般都是正职职级,下文件任命,印名单都带括号的,如:王某某,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处级),那是正儿八经的正处级实职。你也见过,李某某,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享受正职待遇)。那可是天壤之别。

二、接班

一般情况下,国家在党政序列里,不允许随意设置常务副职,明文规定的除外。但在一些国企,也有不少单位自行设置常务副职的。比如,有的国企班子人数众多,有时候一正二十副,这么多副职,都有资格晋升正职。怎么办?一把手向上级推荐一个最可靠、最有发展前途、最有潜力的副职,准备培养接班人,既是培养锻炼,也是明确培养目的,让其他副职少折腾一点。

比如,张某某,某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正局级)。总经理不在家的时候,可以委托他行使正职职能,比如需要签字审批,许多流程不能等啊。另外,即使总经理在家,也要有意识地全面培养锻炼他,比如,让他担任某项难题的领导小组组长,让他牵头抓总,熟悉面上的情况。

三、过度

有些单位正职空缺,或者即将退出现职。一时半时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怎么办?先副职里找一个排名靠前或有全面能力的副职,担任常务副职。主要是压担子观察,干好了,威望高了,可以接替正职。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外面又空降一个正职过来。

四、安置

在一些国企单位,有些副职,由于学历、年龄、水平等原因,不适合担任正职。但是作为副职,又立下过汗马功劳,怎么也要给个甜枣吃吧。有的时候,给这类副职安排一个常务副职,加一个括号(享受正职待遇)。本来年薪60万,加这个括号就是年薪100万,其他副职还没脾气,这是上级批准的。

关于主持工作和分管日常工作的区别?

关于主持工作和分管日常工作,完全是两个不同份量的事情。比如,正职分工,一般写主持部门行政全面工作。比如,没有正职的副职,一般写(主持工作),就是临时行使正职职权,考察合格了,可以提拔为正职。分管日常工作,就是一项分工而已。比如大单位的正职,一般分管办公室、人事处、审计处,抓住人权和财权就可以了。有的正职懒得管日常杂事,就让一名副职分管日常工作而已。

分管日常工作,其实就是常务副职的基本职责,协助主官管理部门或政府日常性的工作。一句话,常务分管的工作常务自己要管,其他没人管或者有人管管不过来,常务也要管。所以常务一般都是最忙的人,会多,事多,麻烦多,一年到头忙不完。在体制内普遍的认识是,常务要干,但不宜多干。

至于主持工作,有三种理解,一是指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二是指常务副在一把手不在家的时候,临时主持工作;还有一种是在一把手暂时空缺的时候,由组织指定一名副职主持工作,有常务的一般由常务主持,没有常务的一般由排名第一的副职主持,也有直接从外面调其他副职过来主持工作,这种一般已经明确提拔了,在主持一段时间后就会转正。

用一个县来说事。一个县的县委常委一般是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组成人员一般是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副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农工部长和武装部部长(或政委)组成。如果是省委秘书长和市委秘书长也是当然的省委常委和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现在不进县委常委,一般都是副县长兼任。如果这个副县长是县委常委,就称为常务副县长。还有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和农工部部长都是县委常委兼任,一般这些部委都设一个常务副职,比方说纪委常务副书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农工部常务副部长。他们为部门副职,但实际上都是正职待遇。如果是省部级单位和司局级单位,一般也设一名常务副部长和常务副局长,虽然是副职,但一般都享受正职待遇。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