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村干部的素描

在我驻村的村干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书记。第一次见他,是驻村报道的那天。记得那天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村委会,张书记在门口吸着水烟筒,一见我们,立刻上来跟我们一一捂手寒暄。这例行公事的迎来送往,张书记轻车就熟,又不失得体。张书记50出头,中等偏瘦的身材,皮肤黝黑,脸上常带狡黠的笑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明能干、经验老道。随着相处日久,对他的了解不断深入。

张书记家境殷实,祖上一直半农半商。他爷爷一辈就开始赶马做布匹、盐巴等生意,他爸爸十五六岁的时候,即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就子承父业也赶马做生意,从广西百色贩卖棉花、盐巴到文山、砚山等地,甚至在生产队时期还以每月50元的价格从生产队租三匹马,从镇上帮其他生产大队和隔壁公社以100公斤1.25元的运费驮运盐巴。张书记继承了家庭经商的传统,1980年刚改革开放就申请了营业执照,在村里开了商店,挑东西到周边的集市上做杂货生意。2003年,他顺应乡村经济能人进入村委会的潮流,进入村委会任副主任,2007年开始一肩挑,同时任村委会主任和书记。从2003年进入村委会以后,张书记就脱产在村委会工作,成为全镇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脱产的村委会干部,经常被镇领导在会上作为典型表扬。

张书记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箐村是一个20来户的少数民族村庄,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前几年搬走了几户,去年又通过杈杈房改造项目,村里最穷的几户也搬到了村委会驻地安家,现在村里只剩下两三户了。李仕是其中一家,他家是石头房子,家庭经济情况在村里也是较好的,因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中没有评上。一天,他带着媳妇来村委会,要求把他们家也列为贫困户。我们工作队员给他仔细讲解了国家的扶贫政策,一笔一笔给他算账,告诉他他家两个人在外地打工,女儿又在村委会幼儿园当老师,再加上家里的其他经济来源,人均收入远远高于贫困户标准,住房也稳固,不符合贫困户标准。他一听,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嚷嚷起来,说“为什么村里其他家都得贫困户,就他们家不得?”坐一旁吸水烟筒的张书记一听,“嗖”一声端着水烟筒站了起来,提高声调说:“给你说了那多政策,算了帐,怎么不会听呀?纳不纳入贫困户有一个标准的嘛!不是我们想给谁就给谁。”这时傍边一个来办事的群众说,连老人都不养,评啥贫困户。张书记听后,接过话头说:“说起你养老人这个事,我就要好好说说你。家里条件那么好,不给老人好的吃,不给老人好的穿,一喝醉了就辱骂老人,叫老人不要在家里住。现在老人受不了了,出去自己租个小房子住,多可怜。”指着李仕媳妇说:“你个媳妇也是良心不好,不好好的待老人。是人都会变老,人在做天在看呀!”张书记这么一说,来办事的群众把目光刷一下集中在李仕夫妇身上,二人脸一下就红了,头埋得低低的。

张书记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棚村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前久去世了,他的妻子又改嫁,留下一个7岁的女儿,成了孤儿,由她姑姑抚养。一天,小女孩的姑姑带着她来到村委会,问她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当贫困户,该怎么办?张书记关切地看看小女孩,跟她姑姑解释说,她爸爸已经去世,她妈妈又远嫁,家里就这有她一个人了,但她才7岁,还是一个孩子,不能单独立户。但他承诺通过民政渠道,给小女孩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以后孩子上学方面落实相关的政策,并一再的叮嘱小女孩的姑姑一定要好好抚养小姑娘,善待她,供她读书。连走前还亲切地对小姑娘说,你要好好听你姑姑的话,认真读书,以后长大了做个好人。才过几天,张书记就帮小女孩落实了两代大米和三千块补助。

张书记还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张书记做事认真,讲求效率,很多事下了决心说干就干。他最讨厌开会的时候口若悬河、不着重点,如果开会的时候其他村干部绕山绕水地讲,他会直接打断,有时候镇领导来村里开会讲太久,他也会善于的提醒领导“大家都肚子饿了”。听其他村干部说,几年前,一个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的村小组修公路了。一天,因为赶工期,来不及回村委会吃饭,张书记就带一帮工程队员去这个村里找饭吃,不巧小组长那天刚好有事出去了,不在家。就去了找副组长,说明来意之后,副组长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还是做了两桌饭菜招待他们。但是,吃完了,副组长却向张书记要1000元的伙食费、茶水费、招待费等等。张书记一听,火了,帮你们修路,你还想趁机宰我们一刀,当场就罢免了这位副组长,要求村民重新选举。

张书记很善于做群众工作。木村小组是一个40多户的村子,村子不大,但村子内部不太团结,意见分歧很大。上任组长办事不是很公道,尤其是在低保问题上群众意见很大,而且他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副组长又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整个村的管理几近荒废,导致村里人居环境很差,到处是粪便,一下雨都找不到落脚处。平时这个村子召集村民出义务工,来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都不愿意,但在动态管理“公开评议”那晚,人来得出乎意料的整齐,大家似乎都是有备而来。会开到十一点都没开完,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是:我以前啥都没得过,这次不给我,谁也别想得。

看着这种局面,张书记站起来开导大家说:“有的人说自己啥都没得过,这种说法怕不太有理。现在跟我一样50上下的人都认得,以前种地要交公粮余粮,使力八气把粮食挑到粮管所,人家还说你这个粮食不干,水分太高,又得在粮管所晒一天,天黑都吃不上饭。现在种地不仅不要钱,还给我们补贴,什么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还换林补贴等等,这些是不是钱?还有现在娃娃上学不要钱,在学校吃饭不要钱,我们到60岁还有老年钱,买个家电还有家电下乡补贴。这些是不是钱?所以啊!你们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你们有没有得过共产党和政府的好处?”张书记这么一说,人群里安静了许多。张书记吸了口烟,接着说:“穷有啥光荣的啊!争当贫困户,你想躺着,党和政府会送金山银山来给你?可能吗?懒的人再给都是穷的。你想政府给你啥?还不是靠自己苦,你看那墙上不是写着的么——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跟我们苦工分吃饭那个时候比,现在日子可以说是好过太多太多了!”这时候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突然说:“说得太对了!现在的年轻人没过过苦日子。”这一简单的回应,突然感觉整个氛围不太一样了,随后几个老党员陆陆续续地带头说了几句公道话,人群中大家开始窃窃私语,之后的会议也就顺利多了。

基层稳,天下安。”村干部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力军,是党和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沿阵地,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正是千千万万像张书记这样平凡而真实的村干部一直在基层默默奉献,才使百年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石 忠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specialreport/1213.html

(16)
上一篇 2017-11-05 13:06:25
下一篇 2017-11-12 17:00:0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