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欲过“材料关”必先正“材料观”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司法局 庞鹏

青年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是必具的核心素质,而写材料这道”关“,恰恰是提升年轻干部核心素质最有效的一种磨砺和淬炼。欲过“材料关”,必先正“材料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指南,写材料的认识是根本原因,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水平。

以“材”字入行,培养“材料自觉”,把愿写材料作为入行之“基”。“材料自觉”就是自觉自愿地写材料,无需扬鞭自奋蹄。近代著名记者邹韬奋把“自觉”比喻为进步之母。一个人是不是有“材料自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她)在写材料方面是不是有潜力、有前途。写材料不仅是机关新人的“必修课”、管理岗位的“基本功”,更是谋划推动工作的“金刚钻”、获得领导赏识的“敲门砖”、走向更高平台的“通行证”。在体制内工作,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哪一个层级,几乎都离不开写材料,只不过所写材料的内容、多少、大小、难易以及动手的程度有所区别而已。一个人形成了“材料自觉”,就会主动写、经常写、坚持写、认真写,有任务就往前冲、努力干,没任务就勤练笔、多积累,“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当“写”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时候,笔就停不下来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用不着再刻意追求。

以“材”字立身,培养“材料自信”,把能写材料作为立身之“本”。“材料自信”就是无论写材料的任务多重、时间多紧、难度多大,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把材料写好。有“材料自信”的人,不仅能做到屡败屡战,更重要的是心里从不言败、从不认输。写材料的过程本质上是和自己斗争的过程,要战胜材料必须先战胜自己——战胜思想惰性,战胜畏难情绪,战胜怕苦心理。“材料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是用无数材料支撑起来的。找到一个有用的写作素材,经过一次死去活来的重构、脱胎换骨的修改,写出一篇自己满意、受众好评的材料,领悟了一条宝贵经验,吸收了一次“血”的教训,自信心就会增加一分。材料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深入地研究思考,对材料“写什么”心里有数;要源于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材料“怎么写”心里有谱;要有充足的“弹药”储备,对材料“够不够用”心里有底;要严格把控质量,对材料“达不达标”心里有尺。

以“材”字担责,培养“材料担当”,把写好材料作为应尽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担当就是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多大担当才能扛多大的稿子,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的贡献。一名优秀的写手,应该是不轻视小稿子、能应付急稿子、拿得下大稿子、一出手就是好稿子;无论写什么材料,始终把质量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自己不满意的绝不出手;写大材料的时候举重若轻不吃紧,写小稿子的时候举轻若重不敷衍;既是材料界的多面手、快枪手,也常常担当主攻手。材料担当,“担”的是任务更是责任,“当”的是单位的写手更是事业的推手。面对写材料的任务,主动请缨者有之,畏惧退缩者有之;勇挑重担者有之,拈轻怕重有之;呕心沥血者有之,抄袭勾兑者有之;一丝不苟者有之,应付了事者有之。不同的行为,体现了不同的态度、品格和境界,也决定了不同的水平、贡献和前程。

“三观”不正,难成大器。“材料自觉”“材料自信”“材料担当”,可以说是材料界的“三观”。把这三种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有可能在材料界过关斩将,闯出一番天地!

(0)
上一篇 2023-01-18
下一篇 2023-01-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