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思茅白嘟祺故事:三张名片写春秋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委组织部 张新立

近日,我和4位艺术家到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三家村社区白嘟祺小组采访,我们5人分乘两辆车沿着思宁老路向北前行约17公里处,看到山谷下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屋舍俨然、炊烟袅绕,顿时恍然大悟,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不就是坡脚小组吗?这时我明白了,“白嘟祺”是彝语的音,用汉语表达是“坡脚”。此前我随单位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时来过这里

出发前,原来的联络员白嘟祺小组小组长临时有急事说不在,我不禁忐忑起来,一路上担心,直到到了地方我才安心,迎接我们的是小组党支部书记索家梅。她一身彝族传统服饰上佩戴着醒目的党员徽章,显示出这位80后女党支部书记的干练与自信。说明来意后,在索家梅的带领下,我们一行用脚步再次丈量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索家梅说,坡脚小组现有常驻人口40户208人,彝族居多,有少量汉族、白族,设1个党支部有6名党员。别看这地方小,却青山做屏、溪水为伴,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有着响亮的“三张名片”。

第一张名片:茶马古道遗址

脚下是古道,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这里隐藏着云南茶马古道斑鸠坡路段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思雨桥头,索家梅介绍说,这段古道向北约4公里可到宁洱那柯里,向南11公里可达思茅城区边的腊梅坡,是由明清时期铺设石头路面硬化而成。这是思茅区保存最完整、最完好的茶马古道,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马帮的铃声已渐渐远去,客商也难觅踪影,只余一座古朴素雅的小桥,静静矗立在斑鸠坡脚的小河上,默默等待着行人驻足。这座思雨桥,坡脚小组的百姓也叫它相思桥。相传思雨桥始建于明末清初,2018年政府在原址的基础上根据老普洱古桥的风貌对思雨桥进行修复重建。站在桥头,看着景点的介绍,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仿佛看到一代代马帮人走过,茶马古道因此而兴盛,一个个革命先辈走过,点燃了思普大地革命的火种,终成燎原之势。

碑文上写到,这段古道有1800年历史。我们看着斑驳的古道,道路两旁的杂草及各种知道的不知道的珍奇植物,仿佛听到头顶上千百年来斑鸠的鸣叫,马背沱茶的急匆匆的脚步声,赶马人风餐露宿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惊险故事。由于时间太紧,我们只是象征性地走上300米左右,也多少感受到了古道的变迁、岁月的沧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在坡脚好像看到了不久后的文旅深度融合的场景,当然期待这种融合更加自然和谐统一。

第二张名片:全国文明村镇

身边显文明,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升华。

在古色古香的坡脚小组党员活动室墙上,悬挂着白嘟祺茶马驿栈和全国文明村镇两块牌子。索家梅自豪地说,2015年坡脚村民小组被中央精神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这是普洱市唯一一家村民小组获得的全国文明村镇。这里居民多为2007年宁洱地震重建后搬迁来的,每家都是统一规划的两层楼房,建成入村主干道宽8米,村内道路6米,入户路3米,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290平方米和极具彝家风格的民居小楼,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茶马古道上独特的美丽驿站。墙壁上画有普洱茶历史的墙画,有的已被风吹雨打日晒显得斑驳。每户房前午后,一路格桑花竞相开放,花海随风轻抚,盛开在青瓦白墙的彝家楼房外,映衬着乡村美景更加醉人。

小组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好媳妇”“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小组围绕茶马古道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开展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立藏书2000余册的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由10余名妇女组成的坡脚文艺演出队,经常开展端午药膳、彝族火把节、中秋节蒸糕等节庆活动。小组每到星期五下午都会每家出1个劳动力,开展1次环境卫生大清扫,小到个人门前院落、大到活动场地,大家都动手一起清扫。

小组主要以茶产业为主要收入,有小微企业茶叶加工厂两家。我们接着走进一家加工厂,听机器轰鸣,见经过杀青后的茶叶摆放整齐,更闻到阵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厂主连忙给我们泡了几倍茶水,只是粗略喝上几口,瞬间感到入口柔和、厚重甘甜、回味悠长,正好一解旅途的疲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坡脚小组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精神文明的开花结果,当然希望这花朵更加绚烂多彩。

第三张名片:红色教育基地

热血洒边疆,这是一种红色文化的传承。

经过一段约300米长的林间石板路,忽然豁然开朗,红色驿站矗立前方。我是第二次来这里参观,可以说每次来,我都充满崇敬,都满怀感动。2018年4月,占地120平方的中共思茅地下党坡脚秘密交通联络站革命遗址,重建后得以发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作用。中共思茅历史、边城火种、救亡之声、黎明之战、解放思茅、建立政权、平息思六叛乱、阻匪迎军、缅怀烈士等9块展板叙述着这座红色教育基地的不朽历史。思茅革命先驱陈祖武同志1928年在昆明牺牲时年仅20岁。1949年2月,在解放思茅之战中,普光部队政委何宏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0岁。在平息思六两次叛乱中,有4位烈士壮烈牺牲,他们牺牲时均是青春年华。黎平22岁、高岗17岁、温之鹏22岁、欧阳光16岁,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据史料记载,1947年7月,经中共思普特支指示,开辟中共思普特支所在地磨黑到思茅地下交通线,负责来往人员接送、食宿、安全以及和周边地区的情报交通联络。分别设立了2个秘密交通站点,也就是思茅的坡脚村和宁洱县同心石膏井。1948年,为绕开盘踞在宁洱县城国民党保安三团的搜查,对交通线进行调整,改经磨黑经坝卡箐,选择坡脚作为站点,坡脚村离思茅刚好是马帮1日的行程,交通站点设在这里相对隐蔽、便于应对。交通线由中共党员何宏志负责,坡脚秘密交通站由坡脚村村民王德全负责。从联络站建立到思茅解放,两年的时间里,接送过往人员,传递大量情报信件,没有出现过差错,在思茅地区党的地下工作中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看着先烈们用鲜血、青春、奉献铸就的思普革命史,同行的两位艺术家激动地写下了留言:“光辉历史,深受教育”“向地下先烈致敬,红色基因世代相传”。看到一个个20多岁就牺牲了的革命烈士,我想到现在自己就在他们曾经流血牺牲的地方工作,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做好。我临走时对着红色驿站缓缓地三鞠躬。

现在,这里是普洱市思茅区两级组织部门、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基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党员被坡脚独特的红色魅力吸引,纷纷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主题党日等机会前来参观学习。“在普洱大地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坡脚这样既有茶马古道文化,又有深厚红色底蕴的地方了!”正如今天早晨三家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左双福这样向我们介绍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坡脚小组秘密交通联络站以革命遗址的形式,提醒参观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带领我们环游坡脚一周介绍完“三张名片”后,面对未来,索家梅信心百倍,她说,不远处正在建设游客中心,到时候我们这里建起农家乐、接待中心,相信在上级大力关心支持下,群众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个多小时的参观、采风就要结束了,艺术家们还有许多风景要拍摄,还有许多问题要问。我们还是收获满满地离开了,我们坚信拥有“三张名片”的坡脚小组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0)
上一篇 2023-01-27
下一篇 2023-01-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