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儿看变化:母亲的手机

山东省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贾绪康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人民的生活也在逐步改善。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母亲手机。这两年,母亲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帮我看孩子,一年半载回一次老家,时刻牵挂着老家的一切。但她并不孤单,因为她现在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刷个视频、看个新闻,非常方便。关键是还可以用微信和父亲打视频,一聊就是半小时,母亲很满足。母亲说,这要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话绝对是个稀罕品,谁家安装了电话,大家都会跑去看热闹,并啧啧称赞道:看,还是人家有钱。那时,能安上固定电话,绝对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们很好奇,只通过一根细细的电话线,两个人即使相隔再远,也都能听到对方说话,真是神奇!记得当时村里只有两部固定电话,一部在村委会,另一部在小卖部,后者看准市场商机,在门口树个牌子,上面写着“公用电话”,村民要与外界打电话联系,按分钟收费。

后来,固定电话越来越普遍,不过安装费用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约1000多块钱。父亲和母亲搞蔬菜种植,免不了要和客户联系,于是和母亲商量,在家里安装一部固定电话,母亲欣然应许。记得当时,安装电话是需要排号的,想要快一些,得要托熟人。安装电话那天,父亲的好几个朋友都过来了,一来凑个热闹,二来捧个人场,中午父亲还特地摆了一桌,大家喝得不亦乐乎。客人们走后,父亲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几个亲戚的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家的号,一高兴聊起来就忘记了时间,母亲直在旁边提醒:行了,挂了吧!电话费挺贵的……现在想起来,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再到后来,手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相比固定电话,手机的便捷性更加突显出了。先是父亲买了个手机,后来又打算给母亲买一个。母亲执意不肯,说用处不大,最后“两方结合”,买了一个老年机,500块钱,只能接打电话。母亲也很知足,说这样挺好,我也不会发信息、上网。这手机音量大,扛摔打,待机时间长,母亲用了6年。

再后来,父亲学会了上网,发信息、搜新闻、刷朋友圈,样样在行,母亲在一旁看着“心痒痒”。父亲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偷偷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作为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很高兴。父亲手把手教母亲写信息、朋友圈点赞、收藏感兴趣的小视频等,母亲用得越来越熟练。母亲让我把亲戚的微信都加上,平时没事就给她们打视频,聊得非常开心。她还学会了查天气预报,每天提醒我做好防晒、防雨准备。让我最惊讶的是,今年两会期间,母亲还成为了忠实观众,时时关注哪位代表、哪个委员提了什么建议、提案,我一一和她交流,场面非常温馨。

母亲说:“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手机上啥都有,关键我会用,以前真是没想到呀!”

(0)
上一篇 2020-05-28
下一篇 2020-05-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