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招”打跑“拦路虎”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写稿投稿是党员干部经常接触的事务,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和工作职责。常常听到有作者说,感觉自己写的文章还可以,怎么就上不了稿呢?其实仔细一看就会出现,有错别字或多字漏字,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硬伤”。在每天面对海量文稿的编辑老师看来,尽管有的文章总体立意和布局都可以,观点也新颖,但往往因为有明显错别字,就会很遗憾地将文章拒之门外。我认为,广大作者要多从自身找原因,用“三招”打跑错别字这个上稿路上的“拦路虎”。

第一招:要用心,勤学苦练强“内功”。

错别字较多的原因之一,往往是自己学习不够,汉语言功底不扎实,对有的字词没有搞清楚,似是而非,又静不下心来学习。有的作者自从离开学校后,就一直“吃老本”,没有拿起过字典或词典,没有认真研究过个别字词的用法,用错了也浑然不知。为此,广大作者还得在用心上下功夫,身边要常备一套工具书,拿不准的字就查查字典,搞不懂的词语就翻翻辞典,对古诗词里的经典名句要认真查找出处,弄清意境,把握含义和精髓,引用时尽量避免辞不达意。平时要多看书看报看新闻,争取每天都有一点小进步,在勤学苦练中逐步增强“内功”。

第二招:要虚心,不懂就问求“精进”。

每一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在文字方面同样如此。其实,有不懂或拿不准的字词,很正常,也不丢人,但如果不懂装懂,不求甚解,就会一直错下去,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因此,每名作者都要虚心,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向领导请教,不要感觉不好意思;多向同事请教,不要感觉抹不开面子;多向下级请教,不要感觉有失“身份”;多向朋友或网友请教,不要感觉麻烦。除此以外,还可以从网络上求助。只要我们坚持放低身态,不懂就问,谦虚好学,就一定能在日积月累中驾轻就熟,不断“精进”。

第三招:要细心,确保无误才“出手”。

其实很多作者文稿中的错别字,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不细心造成的。有的作者比较“粗放”,缺乏耐心,片面地认为写稿是自己的事,上稿是编辑的事,连错别字也不认真检查,个别用语也不推敲,写了之后,浏览一遍就发,要么就石沉大海,要么侥幸刊载出来后才“猛然”发现有错别字或用语错误,悔恨不已,请求编辑老师帮助纠错,然后既不深刻反思,也不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下次还会犯。其实,作者完全可以采取“三三”查错法,即一篇文章写好后,自己先核查三次,修改不妥之处;请三个人帮着看,指出存在问题;发稿前通读三遍,确保无误才“出手”。

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既是对编辑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读者负责。只要作者用好这“三招”,就一定能打跑错别字这个上稿路上的“拦路虎”,迎来“编辑推荐”的美好时刻!

相关阅读:
(0)
上一篇 2020-06-12
下一篇 2020-06-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