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稿写作的“三公里”

山东省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贾绪康

6月11日,先锋文汇的编辑老师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上稿路上的“拦路虎” 错字别字何时休》,文中分类罗列了作者稿件中出现的错别字,幽默的语言风格,在作者群里引发了强烈反响。错别字是文章写作的大忌,笔者认为务必要引起重视,要打通文章写作的“三公里”。

要精准搜索,打通文章素材的“最前一公里”。大家主要从事公文写作,还有最爱的网评,引经据典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引用国家领导人的原话,要务必做到一字不差,甚至标点符号都要一样。以笔者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原文、引原文,这样最保险。日常工作中,每当笔者把一份文稿交给领导时,领导经常会指着某个词或者某句话问:这个出处在哪儿?这是由公文、网评的严肃性决定的,凡事都讲究有出处、可查询。

要精心动笔,打通文章撰写的“中间一公里”。具体撰写过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无论是写信息稿,还是写讲话稿,大家都会有这个经验:一旦第一稿有错误,而且没有被发现,那么无论经过几个人之手,看过几遍稿子,里面的错误都很难再被发现了。这就要求写作者在起初稿时,一定要集中精力,瞪大眼睛,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确保不出错。

要精细检查,打通文章核验的“最后一公里”。为什么很多文章都会出现错别字,甚至是非常低级的错误?笔者认为,大约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习惯一气呵成,写完后直接投稿,不愿回头检查;有的虽然进行检查,但流于形式,只求一种“自我心理安慰”,我看过了,就没问题了;还有的也认真检查了,但还是没发现错误,因为这个“错别字”,他一直在用,而且之前都没被指出来……不管什么原因,写作者都要把好最后一关,也可以多请几个“读者”读读,帮助发现问题。

有个典故:战场上,因为一颗钉子失去了一匹战马,因为一匹战马失去一个将军,因为一个将军失去这场战争,因为一场战争失去一个国家。对于文章写作而言,一个错别字足可以让一篇好文黯然失色,实在得不偿失。打通文章写作的“三公里”,重在细节,在每一个字上、每一个标点符号上。

(0)
上一篇 2020-06-12
下一篇 2020-06-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