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任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战术”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 何竹梅

为解决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山西今年在全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行动。干部返乡进村任职,怎么选、怎么管、怎么用?山西临汾已经向381个软弱涣散村选派干部任村党组织书记,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选派管理模式,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新闻中谈到的“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面临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地方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给村级党组织(两委)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等形式,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问题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省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行动”补齐了基层党建的短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特殊的意义。

返乡进村任职,让基层组织“活”起来。在一些偏远的乡村,村两委的干部多数都是一直生活在本地的“老干部”,他们思想纯洁、有群众基础,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见识不多、上进心不强,“结构老化、素质不高、能力欠缺”是不争的现实。本来,近年来也有部分地方激励“人才回流”,也就是让外出有作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到村上任职,让一些乡村的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势头。而山西省采取的“干部返乡进村任职”,原则是“回到原籍或者邻村任职”,这样更能激发这些干部的“桑梓”情怀,“一直想为村子的发展出力”的愿望得以实现,基层组织就“活”起来了。

适销对路选派,让组织能力“强”起来。无数实践证明,任何“一刀切”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就这“干部返乡进村任职”,如果一律“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就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例如把一个在科技上有专长的干部派到自己老家的“乱村”,可能发挥的作用就有限了。因此,山西省在选派时,先根据选派村实际,为需要的干部“画像”,然后由各县根据村情民意和干部类型,让“党群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乱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这样的选派,既考虑到了“回到原籍或者邻村”,又做到了适销对路,将大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办事能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关爱考核并重,让干事创业“实”起来。大凡“下派”的干部,以前在一些地方存在较强的“镀金”思想,就导致一些形式主义的产生。而山西省的“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要求的就是“实干”,“到村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届(5年),任职期间必须‘五天四夜’吃住在村,不得‘走读’”。在此基础上,加大考核力度,对在治理基层组织中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仍然被列为软弱涣散村或本人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则进行约谈甚至中途召回。这样,既给予这些“返乡”干部更多的关心帮助,也有更多的鞭策措施,让他们消除了侥幸心理和后顾之忧,一心为“实”而谋。

总之,“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行动”也是“本土人才”有效回流。不同的是,那些事业有成的“本土能人”,需要家乡搞好“筑巢引凤”,以宽松的投资环境和看好的美好前景吸引他们“回流”;而“干部返乡进村任职”则是主动报名“回流”桑梓,为的是治理“软弱涣散”,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曾经“走出去”的干部们“走回来”,倾满腔热情造福乡梓,既是对干部能力的锻炼提升,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有效“战术”,将迎来一片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0)
上一篇 2020-08-14
下一篇 2020-08-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