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当好乡村振兴的“锦鲤”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组织部 张萌

锦鲤被称作“水中活宝石”,性温和,喜群居,适应性强,易饲养,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它也成为了“好运”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逐渐加大,一批被称为“第一书记”的“乡村锦鲤”被输送到村级党组织,他们心系群众、心怀理想,甘于扎根基层一线,主动适应农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发展打开了新天地、贡献了新动能。

加强理论武装,锤炼党性做到“水到鱼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思想的源泉。第一书记要想成为乡村振兴的“锦鲤”,就要在乡村振兴的“活水”中,通过知识的积累、党性的锤炼,不断输送服务乡村的“氧气”,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发展。要坚持做到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修课,把学习农村政策法规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升理论和政策水平。要立足当下、放宽视野,多向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向第一书记典型虚心求教,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储备。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把群众当成实践的老师,学习群众的办法、学习群众的智慧,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范围。第一书记要把理论武装当做“水”,水质达标,“锦鲤”才能尽情畅游,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得心应手、大展作为。

树牢群众观念,为民解难做到“鱼水情深”。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和“行动”两者相辅相成,有真情才有信仰、有信念,有坚持向前的动力、有为之付出的勇气。第一书记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对农民群众“有情”,有真情才能真想、真干,只有心中怀揣着一颗对农民、农村的真情,才能想方设法将真情转化为真真切切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第一书记要在为民解决难题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不断收获农民群众的认可,要把群众同不同意、满不满意、鼓不鼓掌作为检验实践成效的标准。第一书记要把农民群众当做“水”,水源充足,“锦鲤”才能畅游无阻,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练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明确目标任务,发展经济做到“鱼跃龙门”。衡量脱贫攻坚的标准不光要看“脑袋富不富”,关键要看“口袋鼓不鼓”。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考验面前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任务,必须要结合所驻村人文和自然资源特点和传统产业优势,拓宽经济发展思路,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持续通过“党支部+电商”“党支部+旅游”“党支部+产业”等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治理乡村的能力,带领农民群众富起来。第一书记要把壮大集体经济当作“龙门”,龙门越过,“锦鲤”才能施展才华,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贡献力量、成就理想。

“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贵在全意为民”。党性强、能力强、作风强的第一书记为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推进乡村治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农民群众心中名副其实、鳞光闪烁的“锦鲤”。我们期待更多“锦鲤”涌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为农村发展带来智慧、带来财富、带来好运,激活乡村振兴“这池春水”。

(0)
上一篇 2020-09-15
下一篇 2020-09-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