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促乡村人才振兴“蝶变”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委组织部 袁强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人为中心,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坚持思变破局,遵循人才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培育一批新型农村人才队伍,探索一条乡村人才振兴之路。

多形式招引,变“只出不进”为“能进能出”。加强乡村人才招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首要任务。要唱好“回乡引”这出戏,瞄准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做好节日慰问、拜访联谊等乡情纽带连结,在回乡创业方面给予准入、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激励形成“引凤还巢”潮流。要用好“市场引”这个规律,以农业价值洼地为基础,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等“三权分置改革”,因地制宜打造农商文旅融合项目,牢牢把握“消费城市”向“消费乡村”延伸的市场发展趋势,营造农用地认种、观光消费等新业态,推动农业比较效益不断攀升,吸引“都市人”投身乡村发展。要做好“制度引”相关设计,围绕弥补产业发展、村级治理等短板,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发布机制,灵活运用网络招募等渠道,精准对接人才供需市场。敢于打破村民身份限制,建立新村民的“引进—管理—考核—退出”机制,探索赋予新村民可依法承接土地经营权、遵守村规民约等权利与义务,颁发新村民证书,增强新村民身份的荣誉感和认同感。

多维度培育,变“旧村民”为“新农人”。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建立人才持续发展机制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要做好专门培训学校系统教学的全面提升,也要做好农民夜校等符合村民生产生活教学方式的紧密衔接,灵活开展“集训+轮训”“必学+选学”,达到涨知识又接地气的效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聘请熟悉农村特点、掌握农村发展规律、会说农民话的“大专家”授课,也要组织从乡镇成长起来的干部、被普遍认可的致富能手等“土秀才”上台,以效果为导向组织师资力量,让村民听得起劲、鼓得起掌。坚持灌输式和启发式相结合,围绕村民所盼所需的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等内容,营造“课堂教,田间学,网上看”多样教学场景,创新运用“课堂+现场”“虚拟+现实”等授课模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层次带动,变“旁观者”为“主人翁”。促进村民主体意识转变,让村民做主角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要激发乡村能人的“头羊”效应。乡村能人是农村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先行者,是自力更生和创业就业的示范者。要树立乡村能人标杆榜样,弘扬崇能效德新风尚,以产业链对用人需求为基础,不断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通过乡村能人的带动辐射,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村民,用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要发挥新乡贤示范带动作用。新乡贤扎根乡土,德高望重,做事公道能服人,是一股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要营造争当新乡贤的浓厚氛围,通过“晒、选、评”等方式发现新乡贤。注重发挥县、乡、村三级乡贤协会的组织凝聚作用,邀请新乡贤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家园意识,示范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夯实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基础。

(0)
上一篇 2020-09-17
下一篇 2020-09-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