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委组织部 晏倩

还有几天就要到春节了,到了这个时候,思念越深乡愁就越深,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让自己满足自己的“小期待”,更有那难忘的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弥漫的“烟味”。早在提倡“就地过年”的通知出来以后,父母就一直关心我和弟弟能不能回去过年,每次打电话都会说:“今年能回来不?”后来因为弟弟去“一线”进行疫情防控,作为党员随时待命,确定不能回去。可是父母却用了“另一种方式”让我们能吃上“家乡菜”,上周收到了父母从家乡寄来的腊肉、香肠、火腿肠、金钱豆腐、辣椒。和父母视频,挂了电话以后,心里五味杂陈,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个快递、每通电话,都是思念之后的默默付出。倘若问我对家记忆最深的是什么,我会回答“是烟味”。从我记事以来父亲的烟就从来没有断过,家里热腾腾的饭菜香味更是没飘走过,风风雨雨几十年,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在缠绕的“烟雾”里了。

家的“味道”是新年的“情味”。新年还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在异乡,春节似乎少了些“年味”,不见家乡冬日的大雪纷飞,也没有了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不过春天如期到来。在故乡,丰收以后的大事,就是从腊月开始忙活,杀年猪、熏腊肉、装香肠、贴春联……准备各种年货,迎新年庆丰收。今年,这些事情我都缺席了,只能在异乡寻找这些“快乐”。周末,怀着这种“期待”去田里,发现了期待的“野芹菜”,这是儿时父亲教我认的,每年母亲都会陪着我一起,将它寻来,做成可口的“野味芹菜酸”,摆在“年夜饭”的饭桌上,年年如此,今年我也下定决心让这道菜摆异乡的饭桌上。

家的“味道”是雨后的“甜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论是对家还是对工作,都要有责任意识和实践精神,积极地经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参加工作以后,既有与学校截然不同的工作经历,又有相差无几的学习方法。但是,不论是对家还是对工作,最重要的都是要“勤”,遇到不明不白的要“勤问”,生活上多问父母,工作上多请教身边的领导同事;遇到不会不懂“勤学”,勤学方知误,学习生活技能和业务知识,不学就会没有生活质量,工作上跟不上节奏,甚至经常出错;遇到事情要“勤快”,解决问题既要有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又要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避事,更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从办公室中“走出来”,到田间地头,走到各村各屯,和村民谈得上心。总之,勇于担担子、负责任的经过就是历练,雨过天晴方知雨后的滋味是“香甜的”。

(0)
上一篇 2021-02-07
下一篇 2021-02-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