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天故事

贵州省福泉市第四中学 唐福刚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讲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村的故事,村口内桃源,甜蜜而幸福。

对“村”字的理解,万木丛中开一点,高山林丛,远离繁华市镇,山空宁静而悠远,人心纯朴而厚实,但也不免落后于新生事物。贫穷意识,小农意识,坐井观天,牢牢桎梏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和推进。村的发展,村的奋斗历程就这样紧紧维系在党和政府的心间。

村路

泥泞小道,弯如羊肠,深浅不一的赤脚脚印,让我们想起童年时猜脚印比赛的乐趣。孩子在蒙蒙细雨中,蹲趴在路上,小眼睛盯着路中留下的脚印,琢磨这是迎喜的,那是桥狗的,这边是年妹姐的,那边是巧英孃的,在我们村子,出门一脚湿,鞋子被泥覆得没鼻没眼的,泥沙灌在鞋子里,走路反而不稳,索性脱下鞋子,赤脚前行,还真爽快。在通向村子的这条路上,偶尔来了一架拖拉机,小孩便手舞足蹈,跑着、追着、笑着,高兴得不得了。从乡政府到我们村子,大约八里路,正赶上春节,大人小孩闲着无事,便自发起来开始挖山修路,把路加宽垫平,满寨用得上力气的大人和小孩,总计有二三十人左右,花去半个来月的时间,终于拓宽了这条路,能够相互错车和通车,也铺平了沙子,由于缺钱而没有打水泥,路修好了,车来了,小孩的笑声更多了。由于从牛场通往龙昌段的路出现了路断修整而改道经过我们村子,大人小孩均停下手中的劳作,禁不住观望和赞不绝口眼前的车来车往。好景不长,没有经过打水泥的路几天下来又被车辆碾压得坑坑洼洼,让人心疼,就这样几天下来,这条路又变得没有车敢来,又恢复了前日里的孤寂,似乎又回到猜数脚印的那种情状。

后来村子里走出了一个贵人,在州委上班,趁着国家农村“五改五化”的东风,得到水泥沙子的捐赠,乡民们再次自发起来,铺沙子、平基石、掏灰浆、硬路面,光洁平整,琉璃如滑,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开始成了这里外出和进入的交通工具,伴随着路道与交通的发展,这里的楼房都已拔地而起,通水,通电,通车辆。确实不假,要想富,还得多修路。

在水的问题上,我们村寨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水井把水挑,把水缸里的水加满,我家的水缸是一个较大的铁炉缸,装水也不算多,每天只需装三挑水就满了,也基本上能够一家人用。挑好三缸水,我们就开始做别的事情去了。至于对农田的灌溉,我们这里视水如珍珠。灌溉庄稼的水是从龙洞里边渗流出来的,水量并不怎么大,每到干枯年月,每家每户需排班排次轮流给田地加水,有时遇见一些不按规矩办事的人会因为争水而吵得鸡犬不宁。据说以前从龙洞里边出来的水量还是很大的,后来因龙洞里的水要照顾着两个村寨,我们是小村寨,处于上游,另外一个是大村寨,处于下游,由于村寨大,水不够用,一个约七十的老头扛了好大一捆麻杆,点着亮,独自一人进入龙洞很深很深的地方,把水全部牵引到了他们的村寨,我不禁暗自赞美老头的勇敢,同时也诅咒老头的不是,不能把水都牵引到他们的村寨,让我们村寨的禾苗被活活干死。从科学的原理来看,我们这里原本山清水秀,由于大量开采煤炭,砍树架箱,深入地道开采煤炭,箱木要十几元一根,我们当时年龄还小,不能深入地里挖煤,只好上山砍箱木,为此也发了一点小财,赚到几百元钱,高兴不知愁来到,渐渐地,沟水就越来越少了,庄稼也慢慢枯焦,所以我们这里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望天水田地,土地宽得要死,一年到头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吃,过的都是瓜菜半年粮的日子。我想这应该是寨子的人们在自作自受,不应该砍树,不应该无限制地搞地下开采,把水都挖落下去了。好在后来开通了自来水管,从临近好几里远的邻村引来了水,要不我们村寨的人都得活活干死。

在电的问题上,电气化开始大量引入我们村寨,解决了不动用一草一木同样冬天能取暖,能煮菜煮饭吃,那就是电。小时候我们常念,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电解决了环保问题,电让我们看到了山外的世界。记得1984年,寨子找来发电机,先把每家每户的线牵好,并挂上像葫芦瓜似的灯泡。电机一叫,没几分钟灯就全部点亮,这种灯风吹不熄,雨也淋不灭,是非常得好。小孩们在灯下一会儿玩藏猫猫,一会儿玩牵羊子游戏,这间屋跑到那间屋,那间屋又窜到别的一间屋。开始放电影了,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静静坐在坝子里,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渴盼着画幅的出现,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放的是《霍元甲》,每看一节下来,人们都会心地伸一伸懒腰,感受着无比地快乐。后来电影变成电视,生产队队长家买来寨子上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白天每家都要劳动,只有在晚上才放电视,每天晚上队长家的屋子都挤得满满的,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把电视抱到露天坝来,边干活边看电视,凡是来看电视的都要给队长家干活,队长家的活也干了,电视也蹭得看了,两全其美的事,不管是谁都愿意干的。我的弟弟是一个电视狂,每天都要深夜回家,爸爸念到弟弟的可怜,就自家买来了电视,接上天线,用长长的竹竿高举着天线到室外到处寻找能放出电视的信号,一家三兄弟忙得不亦乐乎,有时遇到画幅暗看不清,便自己安慰自己,是晚上,本来就看不清的,于是一家人又咯咯咯地笑起来。现在不仅每家每户都可以看电视,而且看的是超薄高清大彩电,画面是非常地清晰,动感也非常地强。电视看厌了,有手机,有电脑,游戏不断,精彩不断,叫声不断,更有人利用互联网开起了店,坐在家里赚钱,问到每月能挣到多少钱时,回答者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也是村路,是建立在通路、通电、通水“三通”的基础上而带来的乡民发展之路,人们不必奔波外地打工挣钱了。

村网

网络在农村得到开通,网商、电商也成为了乡下人越来越流行而时尚的赚钱方式,村寨人留在家乡创业,或种植,或养殖,或经营各种产品的加工与制作,他们通过网上找原料,送货上门;网上学技术,边学边经营;网上推销产品,把制造加工出来的产品送到需要的地方。互联网的开通,脚不出门,赚钱也同样红红火火。既照顾了家里老人小孩,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产生,也大大促进了地方面貌的发展与变化,在我们村,土地上既有了很宽广的农业观光园,茶园、水果园,也有活蹦乱跳的鱼儿在一池池欢腾。也有的家庭把烤酒、养猪和养鱼配套使用,把酒糟、猪粪利用起来,发挥废弃物有效性,变废为宝,让经济和物资呈现出连锁反应。也有的家庭开创附属设施,以农家乐、打牛场,棋牌室、音乐吧,开发与旅游跟踪配套,形成网状生活管理,让地方活起来、热闹起来,生意兴隆起来,增加了文化元素,倡导时尚玩乐,文化挖掘与传承,提高了旅游的价值与文化内涵。以观光带动其它副业的发展,以旅游为主线,促使周边应有尽有的附属设施启动,这也是响应“允许先富,以少富带动多富”的国家富民政策。发挥致富的辐射和网状的驱动,追随发展。早几年,人们纷纷涌入大城市捞金,现在纷纷涉入农村购地置别墅倒变成了人人都追捧的时尚,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还真的是一个很具有发展潜力的好地方。现在乡村它不“乡”了,村“网”的发展,得天独厚,空气宜人,是人人追捧的好地方、好去处、好时尚。

村年

灯笼高挂,彩旗飘扬,高楼林立。乡村的年头,开始不逊于大城市。就卖年货的生意人的话语来看,乡村人买年货最舍得吃,大车小车,彩箱年货不断。还是在很早的时候,我们村寨一旦过年,整村的人就忙得不亦乐乎,又是推磨,又是打粑,推磨要推几种粑的磨,即吊粑、甜粑、黄糕粑,黄糕粑要三分之二玉米面,三分之一糯米面,如果糯米面多了,粑吃起来就没有筋丝,很软,也不好吃,两种面调匀后加上水,让面处于半干半湿的状态,开始用糯粑叶包好,包成约两斤沉的样子,放在大甑子里旱和蒸,直到糕粑发黄,否则就不叫黄糕粑了。旱蒸需要好几个小时,一般是第二天早晨起锅,香甜可口直让人流口水。村里的腊肉和香肠、腊猪脚、腊排骨等不叫腊肉,村里人给它取了“猪菜”和“扬尘吊”,当然这里也具有调侃意味,当你一走入农村,憨厚的农村人就会为你准备一些不卫生或粗鲁的吃食给你,可不要嫌弃农村人的脏或不讲究,如果嫌弃的话,下一次再去就会被拒之于门外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方。不过这也是过去的事情了,但乡村人的好客与热情也依然保存下来,并且永久不衰。到现在依然盛行着吃“轮班饭”“寨团饭”和“走亲串门饭”,不管是轮班请客,还是端着一碗饭走亲串门,品尝每家每户的年夜菜,都感受着浓浓的乡里情和邻里爱。

村书屋

书山有路,勤学勤思。随着新华书店、城镇书屋、职工书屋和学校图书室的推进和发展,书屋也慢慢延至农村,带来乡民茶余饭后精神食粮。书医治了愚昧,书带来致富和告别贫穷,书也是让人头脑鲜活和闪射智慧的灵光,让发展之路不断推陈出新。书架上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创业之书、交谈之书、病理之书和消遣娱乐之书。往年春节,村民们吃过早饭,就开始走出家门,上山架网捕鸟,寻山猎物;或举行活动,比拼武艺,锻炼筋骨;或棋牌对弈,开动智慧头脑;现在有了书屋,人们又开始了一种新的玩法,那就是畅游书本,感受文字带来的喜悦。我看书屋里的人,有的挂着耳机读书,有的端茶赏书,有的快速翻书,幸福的日子,倒也过得很舒心。书屋角落很安静,一个中年男子一声不吭,一会儿盯着他所翻开的书页,一会儿将书抱捧在胸前寻思,可能他看在了会心处,看到书上的,想到自己的,以书本为导向,盘算着以后的路该怎样走,日子怎样越来越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位中年男子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知识是一笔不可替代的大财富,我们要好好善待自己所拥有的书本。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诉我们,要读原著、悟原理,要原原本本学,要结合实际学和学以致用学。这样才能提高看书学习的实效性。中年男子看书的举动还让我想起了大作家冯宗璞在他的《紫藤萝瀑布》中的一句话,在这万紫千红的花丛中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农村新天地,幸福大观园,新农村的发展也一片生机盎然,改革开放,春天故事唱响了大江南北,而新农村故事,也回荡在了山里边每一个村组角落,在新中国的沃土里悄生根,绽新芽。

(0)
上一篇 2021-02-24
下一篇 2021-0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