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清明节的“清廉”意

重庆市彭水县委组织部 杨军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或选择回乡祭奠先祖、缅怀已故先人,或选择远足踏青插柳、亲近自然,既有对先祖、先贤和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又有亲朋欢聚、郊外赏春的清闲与欢乐。

“勤政清明复清明”。清明节也传递了“清廉”之意,代表的是“清正廉洁、洁身自爱,明辨是非、公私分明”。因此,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廉政防线,在祭祀、踏青之时,莫要忘了清明节的“清廉”意。

筑牢“思想防线”,坚决不踩“纪律红线”。“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十八大以来各种违法违纪案例表明,许多官员腐败堕落都是从“节日腐败”开始的,党员干部在礼尚往来、情感交流中政治思想容易松懈,纪律意识容易淡化,“节点”往往沦为诱发腐败多发高发的时间点。过节如“过关”,不少党员干部因放松了思想警惕,守不住“廉关”,被人情所累,在传统佳节这个重要节点上摔了跟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想清明节更“清明”,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根本上把牢思想的“总开关”,自觉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守道德底线,不碰纪律红线,不越法律的高压线,自觉塑造崇廉尚实的人格魅力。

筑牢“家庭防线”,以好家风构筑廉洁新防线。“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古至今,作风与家风、廉政都紧密相连,干部作风、家风、党风,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国以家为基,家尚廉则安。”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作风淳,就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相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树立“家庭助廉”意识,积极引导家庭成员把好“清廉关”、紧守“廉洁门”,管住自己的“手”,深刻认识到“贪内助”与“贤内助”的不同结果,使整个家庭自觉涵养清风正气,一致展现出“不想腐”的底气。

筑牢“行动防线”,拧紧监督执纪“安全阀”。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就是“守时”“守序”。然而,每年在清明节总有些人干出了不“清”之事:开“公家车”搞私人祭扫活动;借祭扫名义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廉花盛开香韵浓,和风细雨沁人心。”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的监督执纪者必须以身作则,自觉练就抵制贪污腐败的“金钟罩”“铁布衫”,坚决做到不使用公车进行私人祭扫、不借祭奠活动公款旅游消费、不搞封建迷信活动、拒绝“吃、请、送”,以实际行动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铁腕对“四风”,带头执行党规党纪,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带头过个“廉节”,真正形成“头雁效应”。

“洁不洁,看过节”,清明将至,希望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警惕,时刻心存戒律,警钟长鸣,在思想上、行动上、家庭中筑牢廉洁防线,把好“廉关”, 过好“廉节”,让清明节更“清明”。

(0)
上一篇 2021-04-01
下一篇 2021-04-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