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当“四思”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皱眉是最动人的,那最应是读书苦思的刹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读书,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来共同思考“读”与“思”的关系,“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读书与思考应是如影随形、相得益彰,“思”也不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泛泛而思”“随便想想”,而应是思考、思辨、思路、思想这一系列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逐步升华。

思考,与作者对话。有人经常这样调侃,“读书不思考,就像吃饭不消化”。的确,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成为“书袋”,人云亦云、邯郸学步,让人啼笑皆非。春秋战国时期的伯乐将军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写成《相马经》,并配以各种马的形态图。他的儿子看后觉得相马很简单,遂按图索骥寻好马,最终竟然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符合书中千里马的特征,便兴高采烈地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可见,不善于思考的人是很难阅读的,正如伏尔泰所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因此,当我们读一本好书时,要视通四海,思接千古,跨越时空,尝试着与作者交流、探讨、学习,把作者的所思所想理解深刻、领悟到位,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汲取知识和营养。

思辨,与“已知”交锋。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当年苏格拉底在罗马针对各种哲学问题,到处找人辩论,才形成了伟大的哲学体系。而很多人在读书思考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应该思考些什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从与作者思辨的角度出发,就像歌德所提倡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尤其是当前我们每天处于信息轰炸中,“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一味“来者不拒”地“接收”和“存储”,而忽视了筛选、辨别,很有可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读书的时候要经常反思:作者的观点我是否赞同?为什么?“慎思之,才能明辨之,后笃行之”。经过激烈的碰撞和交锋,才能加深对内容的深层认知,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思维,与理性握手。思维,就到了对读书内容进行理性思考和认识的高级阶段。一般来说,有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比如,运用发散性思维就是把书中写到的观点主张、人物事件,同与这些观点主张、人物事件有关的或对立的另一个侧面,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就像伟人毛泽东读《史记·高祖本纪》,不仅关注思考刘邦的内容,还联系书中有关刘邦的对立面项羽的描写来作比较,由此得出“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的结论。这也往往涉及思考和思辨的条理、线索和脉络,需要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判断等系统而完整的过程,并通过有的放矢、定向阅读、重点攻关,探索其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让读与思豁然立体起来,进一步提高读与思的效率。

思想,与高人过招。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看似惬意的读书,其实更应是一个反复输入、深思、输出的闭环过程。这个输出的最高境界就是创生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思想。“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曾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他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资料,深入研究了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经常一边阅读一边在室内来回走动思考,以致在门与窗之间的地毯上踏出了一条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一条小路一样,最终写出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过,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年轻的他读到莎士比亚的名著,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独立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可形成,需要通过大量的读书、思考和实践,经过思考、思辨、思维等多阶段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积淀。所以,从现在开始,来到书香的世界,感受深思的魅力,期待有朝一日输出有依据、有逻辑、成体系的见解和观点,实现从“读者”变成“作者”的梦想!

(0)
上一篇 2021-05-14
下一篇 2021-05-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