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解读“抗震救灾精神”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人民政府 徐林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再次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战士、党员干部、志愿者用双手擎起生命的桥梁,成功打通震后“生命线”,一条又一条生命被挽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灾难面前,生命是那样的脆弱,特别是强地震,破坏力巨大,没有办法准确预测;在灾难面前,精神力量显得那样强大,与灾难进行顽强搏斗,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抗震救灾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震后的废墟上书写,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激励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关键词:生命。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感人的故事不断上演,都和生命有关。解放军战士的双手是“万能的”,巨石堵在路上,解放军用双手一点一点将石头挪开;废墟下有生命的迹象,解放军用双手一点一点将废墟抛开。解放军战士的意志是“铁打的”,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钢铁一般的战士选择“连轴转”,因为震后救援的黄金期是72小时,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挽救小女孩的生命,“最牛士兵”向总理大喊让路,因为“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翻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无不诠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产党人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关键词:团结。翻看“5·12”抗震救灾老照片,挂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标语的救援车引人注目,那一辆辆满载救援物资的货车,承载的是中华儿女对同胞的爱,“祝好人一生平安”“地震灾害是无情的,可以摧毁房屋,但是无法摧毁人间的真情”,灾区人民用标语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受灾者和救灾者相互激励,拨开灾难的阴霾,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再次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同舟共济。

关键词:科学。“尊重科学”是“抗震救灾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抗震救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空有一腔热血不够,还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举措。统筹兼顾、尊重科学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关键,在党的统一指挥下,各股力量同心协力、互相协作,形成抗震救灾的最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应对重大灾害,都要将“科学”放在首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不动摇;做好预案、物资、队伍等方面的准备,确保科学、高效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以科学理念为“舵”,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0)
上一篇 2021-05-11
下一篇 2021-05-1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