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下乘凉梦 丹心照禾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委组织部 王美涛

5月22日,寒风凄凄细雨迷离,悲伤的情绪充斥在长沙的上空,13时0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一时间,举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有人说他是麦田的守望者,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神农”,而对于我来说,袁隆平更是一名朴实无华的农民伯伯,用实践和行动做到了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袁隆平最喜欢的一句诗,当他念出来时,是那样得掷地有声,回首他的一生,从当初研究教学红薯育种工作,到当时国家粮食严重短缺,毅然转变科研方向,从事起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工作。面对杂交水稻这一世界性难题,他豪情万丈地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从此,袁隆平成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从无到有,在世界上无人望其项背,这其中的艰辛与努力,何尝不是一场伟大的长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这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穷尽一生精力的上下求索,只为能让中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如今中国人民已经不必为吃不饱饭而发愁,国家的粮仓变得充盈丰盛,无论是面对抗震救灾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充足的粮食供应都是我们渡过难关的最大底气。袁隆平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头顶烈日,田间奔走,步履匆匆,一辈子躬耕田野,70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只为那一缕稻香,一阵稻浪,一亩稻田,直到去世前,水稻长势好不好依然是他最关心的事,在这条“稻”路上,他真正穷尽一生、上下求索。

“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这是联合国农粮组织总干事发文悼念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是袁老生前的梦想之一,如今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杂交水稻称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世界人民吃饱饭,是中国这位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美注解。袁老曾说过:“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他,真正做到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代科学巨擘陨落,袁老已经离我们远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缅怀,国士无双,致敬袁老,天空中闪亮的星!

(0)
上一篇 2021-05-24
下一篇 2021-05-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