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民”字号平台把主题教育送到群众家门口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委组织部 宋林山

四川省新津县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困难问题找群众要、整改方法向群众学、落实成效请群众评”工作导向,搭建民情诊所、民生课堂、民意广场三大平台,确保主题教育成效深入寻常百姓家。

搭建民情诊所,问诊于民找症结。依托全县106个“一家人·一家亲”服务站,开辟主题教育“问诊点”,推动党员干部深度蹲点、深挖症结,找准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全覆盖“求医”。要求各机关部门、镇乡(街道)明确每个片区1名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每个村2名中层干部挂村、N名普通党员包户,网格化、分片区、全覆盖走访群众,形成“收集问题—交办问题—跟踪问题—随机随访”工作闭环,确保问出真问题、查出真梗阻。推动零距离“问诊”。坚持“接诉即办”“首问负责”原则,邀请群众通过机关开放日、项目参观日、干部现场办公日等活动,为全县重大工作推进情况、民生服务提质情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把脉”,打造“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帮、有人解”的民情信息“零距离收集”机制,从群众视角梳理工作纰漏,做好“未病”防治。确保无遗漏“把脉”。推动党员干部按时驻村蹲点、走访群众,推行问生产生活难事、问致富就业愿望、问党员干部形象、问领导班子建设、问产业发展成效“五问”工作法,全面收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646个,确保查找问题无死角、摸排病灶无盲区。

搭建民生课堂,问学于民理思路。依托县委党校、天府希望绿领学院、天府智能创享中心、梨花溪文创中心四大平台,打造“拜群众为师”学习矩阵,从群众的生动实践、建言献策中找寻工作最优解。在“一线课堂”里学。通过“真实情况到一线验证、政策理论到一线转化、方式方法到一线创新”三个一线学习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到项目现场、到重点企业、到田间地头向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学习,形成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基础教育师资改善等专项学习研讨方案19个,切实从基层经验、市场规律中汲取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力量。在“草根课堂”里学。开设耕心学堂、廊桥夜话、廉情茶舍等草根课堂,推动群众走上讲台,细谈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详谈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深谈解决矛盾梗阻的观点看法,要求党员干部记好笔记、随堂答题、课后追问,与群众共商共议散居林盘户厕改造、文化广场休闲设施配备等100余个“关键小事”解决方案。在“智慧课堂”里学。依托“1+3+N”智慧治理平台,融合党建、综治等资源,构建集“党的建设、民意收集、诉求反映、矛盾调处”等功能为一体的联动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多媒体渠道,把理论知识与民生纪实联系起来学、把政策设计与群众反馈联系起来学,确保立足实践边学边看。

搭建民意广场,问效于民验成果。依托连心坝坝会、社区碰头会、民意征集会三大协商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向群众汇报主题教育期间问题整改情况,让群众掌握成效评判主导权。查摆问题向群众亮相。依托“廉洁新津”微信公众号、《今日新津》主题教育专栏等开展“开门评政”活动,把电视问政曝光问题、巡视巡查发现反馈问题、对照党章党规查摆问题等19项重点整治问题向群众“晒”出来,通过对问题的高强度曝光倒逼问题整改落实。整改措施对群众公开。坚持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四定”原则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借助三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将整改方案、整改进展、整改记录向群众公开,把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阳光”整改不走过场。落实效果请群众检验。通过联系新闻媒体提供线索、聘请专家团队系统设计,构建涵盖制度建设、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的群众评价标准体系,全覆盖开展基层群众综合测评。同时,组建10个跟踪问效测评组,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查验群众口碑、整改感受,确保主题教育“有感”推进。

(0)
上一篇 2019-11-22
下一篇 2019-1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