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除“三种心态” 绘好“生态长卷”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疃镇 李利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五批8起典型案例,不少环境违规违法事实令公众触目惊心。一系列典型案例本身及其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边整治边反弹,敷衍整改,所反映的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对付这些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不但要切除“病灶”,还要把住“病脉”、敢于“亮剑”,方能对症下药拔除“病根”,绘好绿水青山“生态长卷”。

摒除“袒护心态”,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创造性提出“两山”理念。如今,面对当地支柱企业时,一些地方政府主观上不想动真碰硬,遇到问题绕着走,环保检查时专挑没问题或问题少的企业,遇到上级检查时,甚至还要求这些企业“尽量拖住检查组”,给问题企业打掩护。面这类问题,我们应首先要把好销号关,尽快出台关于整改销号的操作细则和标准,规范各地销号验收工作,形成督察闭环。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应始终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

摒除“侥幸心态”,牢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理念,部门联动、群策群力。1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然而,在不少地方干部看来,面对环保督察,没有一个地方敢说自己经得住严查。他们心存侥幸,觉得既然个个都有问题,就不必太担心督察真的会“打击一片”,万一“砸中”自己,也只能自认倒霉,运气不好。我们所追求的不是GDP冷冰冰的增长数字,更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而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同时需要凝聚生态治理合力,依法加强法院、检察、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突破部门间壁垒,合力攻坚,时刻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真正把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牢牢“挂钩”,产业发展让钱袋子“鼓起来”,美丽宜居让幸福感“嗨起来”。

摒除“畏难心态”,凝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共识,慎始如终、久久为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生态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做到慎终如始、久久为功,形成长效机制,方可为群众建设起幸福生活的乐土。一方面,在解决生态问题的同时,要避免来自经济增长、社会就业、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压力陡增;另一方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仅靠短期突击式检查是不能治本的,要在生态环境督察风暴过后,寻求长效机制、治本之策。“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惩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并重,破除“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的传统思维,实行“谁污染,谁赔偿,谁修复”,强力推进“山长制”“河长制”“林长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要求,做好“生态发展”与“发展生态”统筹协调,确保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6-29
下一篇 2021-06-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