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园之乡” 人员返乡助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委组织部 严君惠

“事在人为,业由人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当前乡村人员流失严重,要破解乡村振兴的人员瓶颈,吸引各行各类人才返乡,需要将农村打造成“四园之乡”,让青壮年们有乡愿意回、有梦故乡圆,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打造“生态宜居的家园”,美丽乡景吸引人心。“家在青山绿水间,心在唐诗宋词里”,无数人都向往着拥有青山绿水、炊烟袅袅、恬淡自足的诗意田园生活,同时回归故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垃圾遍布各地、工厂污水随意排放、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回到农村生活。为此,要积极打造美丽宜居的新乡村,用乡村的新面貌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民返乡居住。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从而打破人们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并在住房、医疗、出行等配套服务方面,做好做优,改善居住条件,打造生态宜居的家园,吸引人们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人力资源。

打造“农品高质的田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但由于农村人员的流失,导致很多土地都荒废了,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也产生“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一系列问题。这需要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邀请一些农学专家、科技人员、经验老农,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当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并对返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这些返乡的人员懂农业、会技术、能经营,将其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种出高品质、高产量、高价值的农产品,打造新时代“农品高质的田园”,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打造“创新增收的富园”,实现多重复合效益。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单一的第一产业也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想要实现乡村经济效益的附加,离不开创新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例如古镇资源、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特色资源、传统手工艺资源等,开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增收空间,将旅游业、农家乐、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起来,实现多种复合效益,真正让农村成为“富园”,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全面发展,让农民在家也能创业,在家也能实现“致富”梦,让更多的乡人愿意返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文化传承的故园”,守住乡土留住人心。乡村文化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使乡村文化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村记忆逐渐被淡忘、乡村文化逐渐没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走出乡村文化生存困境,就需要我们加大乡村优秀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的力度,将乡村特有的风俗习惯、村落格局、手工制作等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下去,充分发挥它们在激发农民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力的作用,打造文化传承的故园。此外,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以更好满足乡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留住人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我们要结合乡村本土实际,积极打造“四园之乡”,鼓动更多的人员选择返乡,在家创业、就业,在家圆“发财致富梦”,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人们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期望。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7-10
下一篇 2021-07-1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