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心脏”筑就塞罕坝“绿色丰碑”

塞罕坝,不仅是蒙语中“美丽的高岭”,更是造林人用“强心脏”坚守的一块“精神高地”。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原到林海,从“一棵松”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塞北高原的百亩林海是一代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浇铸、用汗水打磨而成的“绿色丰碑”,这丰碑镌刻着无悔的青春,凝结着动人的情愫,诠释着平凡的伟大,当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高高矗立不倒、传递精神力量。

以一颗扛得住困难的“强心脏”,筑就艰苦创业、拼搏实干的“丰碑”。

1962年初春,一支由369人组成的队伍来到了风沙弥漫、渺无人烟的塞罕坝,拉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击风沙保卫战”。这里物资严重匮乏,常年的食物就是“驴粪蛋儿”莜面,一碟盐水泡黄豆,便是难得的美味;这里生活条件恶劣,住的是破窝棚、马架子、土窑子,漫漫长夜里陪伴入睡的只有难耐的严寒和呼啸的北风;这里缺少先进生产工具,锄地、取水、栽树、养护,所有活计全凭一双双粗糙皲裂的手。然而,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以“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莽莽荒原,秉持着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精神,全身、全心、全力地投身到造林营林护林的伟大事业之中,终于一改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旧面貌,造就了如今“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的蔚然景象。

以一颗守得住使命的“强心脏”,筑就科学造林、永不言弃的“丰碑”。

“创业艰难百战多”,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谈何容易,面对造林初期树苗的成活率低下的困境,塞罕坝务林人第一时间认识到了科技兴林、钻研技术的重要性。他们尊重科学知识、顺应自然规律、总结失败原因,经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摸索,终于取得了高原地区全光育苗的成功,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1977年的雨凇灾害和1980年的特大干旱,共计折损树木约70万亩,但这并没有吓倒吃惯了苦头的塞罕坝务林人,他们坚信“树倒了可以扶起来,只要信念不倒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召唤下,在这一股子闷头就冲的干劲、坚韧不拔的斗志、永不言败的担当的支撑下,塞罕坝务林人演绎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也铸就了牢记使命、绿色发展、科学求实的塞罕坝精神。

以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强心脏”,筑就奉献青春、无怨无悔的“丰碑”。

曾经的塞罕坝荒寂贫瘠,只有风沙、黄土和一株株艰难生长的树苗陪伴着务林人,“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没有任何休闲活动,心灵的匮乏让本就艰辛苦楚的日子愈发难熬,而第一代塞罕坝人还是毅然放弃了安逸的城市生活,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燃烧大好青春。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新时代的塞罕坝人却和祖辈父辈们一样,将生命和汗水植就于浩瀚林海中,勇立改革潮头,用知识和技术变荒山沙地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年轻人在大城市,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塞罕坝的年轻人,在这片热土,融入这个环境后,虽然可能默默无闻,但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几十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前赴后继,以“绿了青山白了头”的忠诚奉献,培育出万亩林海、千顷绿洲,造就了高寒沙地前所未有的绿色奇迹,这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务林人,躬耕不息,接力不止。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8-29
下一篇 2021-08-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