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中秋诗 喜迎中秋节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肖水泉

诗词是净化心灵的清泉,诗词更是提高我们涵养的精神营养液。一年过半,中秋来临。在此时令,让我们读读有关中秋的诗词,赏赏荷塘月色,闻闻丹桂馨香,给亲朋好友一个良好祝愿,那是何等惬意的一种快意和享受,一种难得的宁静与温馨——“举杯邀明月”,也就有了下酒的硬菜。品味收获,就来一句“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品味思念,也来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品味未来,更来一句“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是最适宜读诗颂词的,因为一年之中,这个节日是非常特殊的。中秋节,据说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是中国几大主要节日之一。在物质比较丰裕的当下,吃什么都是小事,关键是这中秋节所蕴含的和谐文化、团圆文化、孝善文化、感恩文化等精髓的东西,无论到了何时,都还得原原本本地在我们的手中继续传承。当然,喜欢文学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理直气壮地风雅一回,既是一种精神放松,又是一种自我熏陶——品品中秋诗,想想人生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或许这个中秋节就过得更有意义了。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代:司空图)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没有圆月,那这一年的秋天,也就算是虚度光阴了。中秋月明风清,在朦胧中透满诗意,恰是一年中景致和寓意都最好的时节。很多党员干部因为平时忙、工作压力大,临近中秋,有机会多陪陪家人,有时间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多与父母孩子谈谈心,交流交流学习和工作心得,在共享天伦的同时,也可以少一些迎来送请、私相授受,确保自己“金秋莫道孤云远,晚节当如皓月圆”。如果让乌云遮住了自己的光芒,让乌烟瘴气的东西侵蚀了我们的洁白,岂不是迎来了一个凄风冷雨的绵绵夜?诗人不愿虚度美好时光,而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当前的发展机遇,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为人生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都定格在追逐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真正不“虚过”每一个中秋佳节,不“虚过”每一天。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代:米芾)诗人认为,天上的明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对于“月亮”是如此,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人要是不经常“修枝”,欲望也会像野草一样疯长,一些党员干部的弦就很容易松,一松就容易栽跟斗。党员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让党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任劳任怨的吴刚,真正做到“虚怀若谷心自静,人品高洁贵在行”。因此,党员干部要利用过节这个“修枝”的大好机会,把党纪国法仔仔细细捋一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拧紧思想“总开关”,把好廉洁的“方向盘”,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管住自己的腿,管好自己的嘴,共同构筑一副“明月当空照,天涯共此时”人间大爱之美景。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唐代:刘得仁)露水洗净了尘埃,月光照亮了万物。在群众的眼里,党员干部就是一轮明月,是照亮大家前行道路的明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党员干部,就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明月有光的根本;作为群众的领头羊,就必须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榜样示范的基础。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认识和对待过节时“礼尚往来”的问题,与什么样的人交往,要有原则、有尺度、有界限、有规矩,要“政德、官德、人德,终身修德;年廉、月廉,日廉,一世清廉”。要对照党纪国法,擦亮眼睛判断,观一次明朗的月,做一道清廉的“菜”,过一个安心的节——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不能交往;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绝对不能去;什么饭局可以参加,什么饭绝不能参加,真正做到“物清”,真正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嫦娥登月”的实现,对于天上的那轮皓月,人们已经不再感到那么神秘、那么浪漫了,或许因为对皓月的深入了解,那美好的诗意也会慢慢褪色的。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亲人的思念,会与我们每一个人一直相生相伴;党员干部有一个好的自律和反思习惯,自然也会有益于我们的一生,有益于家庭的和睦与温馨。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9-13
下一篇 2021-09-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