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 赋予“肩骨”应有之“情”

甘肃省岷县县委组织部 岷组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这既是总书记对广大人才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谆谆教导,也是成长成才的方向指引。生逢伟大时代,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青年人才要坚持用志气、自信和奉献赋予“肩骨”应有之“情”。

以志气为“肩”,扛起“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卡耐基曾说:“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志气有大小,小则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大则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青年人才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般用志气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信仰注入血液、把忠诚融入骨髓,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

用自信当“骨”,挺起“自强不息”的中国脊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是融在灵魂中的刚强不屈,是长在骨子里的自立自强,是流在血液里的自尊自爱。作为续写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接笔人”,要坚持把“四个自信”,当成指引、支撑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所指、底气所在,自觉剔除“崇洋媚外”的媚骨、自轻自贱的“软骨”。要立足于自身岗位特点,充分发扬“安专迷”“钉钉子”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用蹈厉奋发、革故鼎新打破思想上的“坚冰”、破除行动上的“枷锁”,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正确认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担当气魄,不断增强堪当国家大任的自信。

拿奉献作“壤”,涵养“许党报国”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从屈原抱石投江到苏武十九年赤胆忠心、为国守望的热血从历尽艰辛回国报国的钱学森到求学报国、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以赤子之心写下了彪炳青史的功绩。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的内在高贵品格,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青年人才作为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为夺目、最为动人的浪花,有理想、有热情、有抱负,更应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实践在前,自觉去最苦的岗位、最难的地方经风雨、闯难关,用笃行善为展现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0-09
下一篇 2021-10-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