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虞衡式”发展理念

辽宁省丹东高新区管委会 李旭东

“虞衡”是《周礼·天官·太宰》中所记录的一种古代官职,主要负责保护山林川泽。简单说来就是古代版的环境保护官员。由此可见,环保理念,古已有之。这不但是炎黄子孙的传统,也已成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复兴伟业的重要基础之一。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神州全面展开,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如何在高质量完成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乡村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要始终绷紧环保之弦,这便是“虞衡式”发展理念。

所谓乡村振兴,并不只是单纯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生态文明。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有城市一样富足、便利的生活,更要有花红柳绿、鸟叫蝉鸣的桃源意境。所以在推进振兴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锚定经济指标,要在众多发展项目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摒弃那种“先发展、再治理”的落后观念。时代在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力已经从前工业化时代的微乎其微,发展到现在的举足轻重。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破坏已经很难实现“自愈”。

所以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情况下,我们的发展一定要思之又思、慎之又慎。历史上很多盛极一时的强大政权,都最终覆灭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我们必须要汲取教训,坚持统筹发展,有时甚至需要让经济建设为生态环保“让路”“放行”。

表面上,我们将经济因素的权重降低了,但如果以更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我们党正在为更长远的目标做铺陈。生态环境之于人类发展是最基础的部分,就如同我们盖房子,不能只是聚焦砖石木料,土地才是这一切的承载。没了土地,房子再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生态失衡,经济指标再高也只是镜花水月。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这是“虞衡式”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升华与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生动实践,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拓宽了道路。

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需结合当地生态优势、人文资源等因素谋划第三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聚焦科技创新型农业和绿色低碳型工业的协同发展。持续优化三产比例,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

辩证看待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关系,是“虞衡式”发展理念的核心。古语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提升站位、放眼长远,既看经济,又重生态。才能悟其本质、得其要领,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游刃有余、全速前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唯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唯有秉持“虞衡式”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在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中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0-13
下一篇 2021-10-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