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心”招式 护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司法局 孙晓奇

在党的领导下,历时八年,我们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如今我们又踏上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仅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心”模式,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乡村振兴保好驾、护好航。

坚持“放心”原则,以党建引领,建设美丽新农村。基层治理,难在乡村。乡村要振兴,农村想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党委、政府的精心谋划,离不开村“两委”的协调帮助,更需要顾及群众根本利益。需要目标明确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针对个别基层党组织存在执行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思想观念不成熟等问题,以党风促民风,分类施策、精准研判。以党建为引领,实行“四查一研判”制度,即村两委自身查,重点项目着重查,村与村互相查,驻村党代表抽查以及评估分析研判的制度,实行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落到实处。

坚持“齐心”原则,以“三治”合力,激活内生新活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针对基层社会治理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建立乡村振兴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包保领导亲自指挥、牵头部门精准调度、责任部门主动履职,形成“部门+乡镇+村”“三位一体”的“清单式”监督工作机制。围绕建设善治乡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体系。在法治观念较强的村庄突出法治,在传统观念较强的村庄突出德治,在自建意识较强的村庄突出自治。最终形成以自治添活力、以法治促保障、以德治树正气的良好乡村振兴新局面。

坚持“重心”原则,以守正创新,打开致富新局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研究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鼓励基层做好“必修课”、做精“选修课”。秉持传统产业保稳定、优势产业上档次、特色产业有亮点、新兴产业成规模的发展理念。打破原有产业链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制约。由政府牵头,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本级乡村振兴战略,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调整生产结构,倡导发展电子商务,让传统农作物“触电”蜕变,闯出一条致富新路。最终实现多措并举、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达到农民增收、乡村富足、农业发展的新农村的发展局面。

坚持“放心”原则,以宣传引导,构建和谐新风尚。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营造良好乡风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之力。以牢固树立“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理念,充分利用农村集市、村委会、说事点等群众聚集点,定期开展法治宣传以及法律咨询,以村小组为单位,鼓励开展敬老爱幼、遵规守纪、文明新风、交流经验等活动,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杜绝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现象,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能力。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开展党的理论宣讲、技术惠民、文化下乡活动等,呈现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淳朴村风。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