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养”才助力人才工作落实见效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委组织部 李东泽

人才,是奔腾于新时代的千里良驹,是保证伟大时代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汪活水”。然而,一些地方在人才工作上只顾“栽”而不顾“培”,重招引而轻使用培养,仅仅把人才工作视作一个指标性任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长期这样让人才“悬空”,就会使得一些具备潜质的人才得不到锻炼和成长而发挥不出最大潜力,那么人才工作就难以落实见效。只有既注重“播种”,又注重“培育”,发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多方位“养”才,方能人尽其才,让人才成长为发挥巨大作用的可用之“材”。

要“养”人才一心报国的情怀担当。从当年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优秀知识分子到今天为乡村振兴事业而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大学毕业生,从当年毅然决然,克服重重阻力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到今天为尖端科技事业发展而甘于默默无闻、忍受寂寞的科研人员。无数前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涵养出一心报国的情怀担当,以党和人民的需求为自己的前进的目标,才能够在奋斗中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成长为一名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人才。当今社会,正需要一大批能够奋斗在经济科研战场,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以及满足各种发展需求的可用之材。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使用过程中,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激发出人才的拳拳报国之心。要注重在优秀青年人才之中的党员发展工作,鼓励符合条件青年人才入党。要积极引导其创有益于人民之“新”,谋有益于发展之“业”,把他们培养成真正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要“养”人才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实干能力。如果没有把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需求的本领,那么一名本可大有作为的可造之材反而可能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对人才不能“闲置”,不能让他们有劲无处使,有力无处发。在进行人才招引和培养的工作过程中,地方要积极引导人才发挥本身的优势特长,为他们搭建舞台,让他们大施拳脚,真创实干。应当以“真”才“实”学为选才用才的导向,科学设置岗位;要既“宽”也“严”,既不能“揠苗助长”,也要探索合理的引进人才考核机制,用“多把尺子”营造扎实真干的氛围。要积极引导引进人才结合本地方际情况,围绕本地方的发展现状、制约瓶颈、产业难题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研究,从而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让知识“落地”,真正把用在人才工作上的努力转化为地方发展的潜力。

要“养”人才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人才不能“躺”在既有知识和本领上安然“睡大觉”,而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变化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起人才教育培训的健全体系;要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良性竞争机制;要积极引导人才正视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其给予支持,鼓励引导其迎难而上、自我提升。既是“快马”也要“加鞭”,要让人才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方能使得人才在开拓进取中自我突破、服务社会。

既注重要把人才招进来,更要“精心施肥”,多方位“养”才,让一颗“种子”长成“大树”。在人才的培养使用过程中要给之以用武之地和成长空间,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方能“四两拨千斤”,让人才成木成材。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